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中國文化全知道> 第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1 / 5)

其位亦在九嬪以下。

第二篇 民間風俗(1)

民間風俗姓氏來源都有哪些形式?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的。從秦代開始,姓氏開始合二為一。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12種類別:

(1)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國名為氏。如齊、魯、晉、宋、鄭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以邑名氏。邑即王公的采邑、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

(4)以鄉、亭之名為氏。這類情況不多,今日常見姓有裴、陸、閻、郝、歐陽等。

(5)以居住地為姓。這類姓氏中,複姓較多,如東郭。

(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後代以林姓傳世。

(7)以次第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孟、仲、叔、季等。

(8)以官職為氏。如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等。

(9)以技藝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

(11)以諡號為氏。

(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

百家姓知識

史學家李棟明曾在《東方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

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佔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

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佔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佔華人人口10%。

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佔總人口的10%。換句話說,在中國十四億人口中,有一半多的人姓了這45個大姓。

姓和氏一樣嗎?

今天我們一說到姓和氏,大家都覺得是一回事。確實,很久以來,一個人的姓就是氏。所謂“張氏”、“劉氏”,換言之即“姓張的”、“姓劉的”。但是,在中國上古時期——先秦時代,姓和氏是被嚴格地加以區別的。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氏則為由姓衍生的分支。姓的起源比較古老,形成以後非常穩定。氏卻不然,相對姓來說,它是後起的,隨著各種歷史條件的影響出現不斷的變更。《左傳?隱公八年》中有一段話,清楚地揭示了姓和氏的關係:“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隨著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氏族貴族日趨瓦解,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戰國時期姓氏制度發生混亂。秦的統一,基本結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姓和氏開始合二為一。經過秦末大亂,社會進入西漢,姓氏就完全融為一體。

古代“賓禮”是怎麼回事?

古之賓禮即為接待賓客之禮。周代主要指天子與諸侯、諸侯與諸侯之間往來交際的禮節。

周禮規定,王畿以內的諸侯對天子,一年朝見四次,“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王畿以外的諸侯分為“六服”,王畿以外方五百里為“侯服”,一年一見;再外五百里為“甸服”,兩年一見;以後的“男服”、“採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