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春秋霸事筆記> 第9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部分 (1 / 5)

作者和人物的結合。

就這樣,這一場齊國政府的權力變動結束了,秋去冬來,有一天,齊桓公把自己憋著的一些話跟管仲說:“連續兩場對魯國的戰役都打輸了,齊國在國際上面子全無,這樣對國家的地位有很大的影響,老百姓也會以為我們政府軟弱無能,諸侯們會以為我們不堪一擊。”

齊桓公心裡是有些癢癢了,人的慾望總是習慣性的,不自覺地要定期*。

管仲點點頭,心說可以理解,我也不會阻止你,惹得你不快,你給我權力,我自然要伺候好你。管仲說:“那麼我們就打一場,滅譚國吧!”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譚國不小

這裡有兩個問題:為什麼要打譚國?為什麼要選擇譚國?

為什麼要打譚國呢?譚國是小國,與齊國實力懸殊,很容易取勝,此時的齊國政府需要這種小的勝利。

因為齊桓公連續吃了敗仗,國內有些騷亂,對開展經濟改革不利。管仲用此是要以小換大,大的是什麼呢?大的是國民的信心和對政府的信任度。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名詞:政府。政府是怎麼來的?或許有些時候我們只是麻木地接受一些詞語,模糊了它們的本意,背離了它們的初衷。

政府是百姓的愛戴和信任凝聚著的一個團體,就好像宇宙中的星系,無數星星圍繞在一箇中心旋轉,這個中心必須有強大的引力,一旦引力消失,無數的星星就會四散,星系就不存在了。好比百姓是星星,整個國家就是星系,政府就是那個星系的中心,而且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就是星系的引力。

中國最早的政府是從炎帝、黃帝、堯、舜、禹這麼過來的,他們每個人都幫百姓做有利的事情,保護百姓,共同打退敵人,治理水利,開墾土地,使百姓安定快樂,然後,逐漸地,百姓的思想就開始意識到需要這麼一個人和他的團體來維護百姓的利益,於是,就產生了國家和政府。所以,當百姓感覺不到政府做的事情對他們有利,又或者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甚至生命,就會發生像歷朝歷代的亡國一樣的悲劇,亡國就是政府徹底倒臺。

現在,齊國百姓因為齊桓公的兩次戰敗,開始對政府失去了信任感,感到不安和不滿,議論紛紛,有些異己分子還從中製造騷動。

管仲借鑑了上任國君齊襄公的經驗,當時這個因*而被天下唾棄的國君,用小小的勝利挽救了百姓對政府已經絕望的心,他現在也需要這樣的勝利喚起國民對政府的信心,國民的信任也是霸業征程的基礎,就像有一個安穩的家才可以去外面拼搏。所以,找一個小國打一場勝仗。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譚國?

因為管仲聽說齊桓公逃亡到莒國的時候,路過譚國,這個國家的國君沒有接待他,而且很瞧不起地說:“輪也輪不到你當國君!”這種侮辱對於一位大國尊貴的國君來說,是一個汙點,也影響國家的形象,所以,管仲需要把它清理乾淨。

其次,他也是在“獻媚”齊桓公,齊桓公一直處在兩次戰敗的影子下,很不開心,管仲希望這個國君振作起來,高興起來,才有精神去做事。

他對齊桓公說:“譚國有辱於君,當滅之,以張國威。”

齊桓公很高興,好啊!就把它滅了,以後誰敢惹我就是這個下場。

《左傳》莊公十年傳:“齊侯之出也,過譚;譚不禮焉。及其入也,諸侯皆賀,譚又不至。‘冬,齊師滅譚’,譚無禮也”。

這是為戰爭找到的一個合理的藉口,任何戰爭都要打得名正言順,才能夠讓天下的百姓不感到反感,不憤慨,順民心就是順天意,這就是管仲為外交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譚,在齊國與莒國之間,小國,面積相當於一個縣,齊國沒有用多少時間就攻下來了,而這個勝利也為齊國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