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他是個軍人呢!他就懂!他的說法很簡單,拿起打火機一點,就是這個!這就是禪宗的教育法。這是什麼道理?用之則有,不用就無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過去的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現在,現在有個屁事?紅豆湯(大家正吃過點心)過去了,大便還沒有來。現在,現在坐在這兒,這不是很簡單?你以為我在說笑,真的唷!你想想看對不對?那麼簡單,偏要前找後找,找個什麼?那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六祖現在好奇了,就問這位外鄉人,你讀的是什麼書?這個外鄉人就告訴他:“這是佛經《金剛經》。”“那麼,你在哪裡學的?”“哦!現在禪宗的五祖在黃梅大弘道場,他叫我們念《金剛經》的!你要不要去學?”(達摩當初以《楞伽經》印心。到了四祖改用《金剛經》,因為適合中國人的文學境界。)好!六祖一聽說:“可惜,我沒有錢去。”這個外鄉的居士也很了不起,就說:“你也想學啊!我幫你出路費,你去學!”“可是,我家裡還有個母親。”“沒關係,我給你安家費。”你看!這個居士了不起吧!曉得人家要學道,給人家出路費出安家費,這是無名英雄。於是,六祖就到湖北黃梅去見五祖,五祖一看,就問:“你是哪裡人?”“嶺南人。”“嶺南人沒有佛性。”(當時的嶺南算是文化沒有開化的地方)這個六祖就講:“人地固分南北,佛性豈有東西?”五祖一聽,好傢伙!把眼睛一瞪,香板一拍,不準羅唆!你要在這裡可以,到碓坊舂米去!
編者附志:此次禪七記錄,後半部錄音帶毀損,無法彌補。娑婆界中,事難求全。編者與讀者同感遺憾,殊為謙然。此行,師曾在山中題詩兩首,錄之以志留念:
()免費TXT小說下載
尋僧偶爾入山行,青磬紅魚未了情,
綠竹還隨人意思,吟風來伴讀經聲。
已了娑婆未了緣,深情只欠祖師禪,
大悲殿裡千尊佛,空向人間泛渡船。
拾遺記要………習禪錄影
公元一九五五年
附:基隆七堵龍潭山法嚴寺禪七法會拾遺記要
禪門正法,寥落久矣,況當此浩劫,人心向背,端賴知見邪正為系。同參五六人,乃發心向道,求覓大匠鍛鍊,辦此一片心身,投於爐鞴大冶,期以火裡蓮生,摸著自家巴鼻。去秋追隨善知識懷公居士,入觀音山凌雲寺,結集禪七一次,方欲坐斷孤峰絕頂,向萬丈軟紅中拖泥帶水去也。不意根鈍德薄,略認門頭戶口,未返歸橈。爰於今春,與張,魯二居士,又復發起,再事結集禪七一次。眾聞歡喜,踴躍參加,共得十八人。於三月十二日(即夏曆二月十九日)至三月十九日,入七堵龍潭山法嚴寺行道。借寶殿為選佛場,期心空及第而歸。奈何金針暗度,枉費郢匠之鉗錘;頑石無靈,空負維摩之妙手。去是本人,歸仍故我。事過如鏡花水月,而欲留其空花蹤跡,除編印同道名錄外,乃攝影兩幀,以資紀念。雖撮空捉影,而妄亦同真耳。禪七期中,同參偶有所發,或唱而為言,或緘口默契。爰於有偈者,抄集附志(遺失--編者),以徵他日打破漆桶時,啞然失笑,方知自家話柄,落在窠臼,事為同中說異,原不足為高明道也。至若開示法要,容俟後補。此志。
乙未孟春下浣 談而群 謹志
懷師覆函示要(三月二十七日)
來書之言,足見治心較有進步,心平氣和,為工用上之基,長養平和之氣,儒者謂之中和,理學家之造論詣,大抵止於是矣。觀來書所言,以此曠觀佛法之極,實似是而非也。心平氣和,猶限於形器,形器之內,安止本位,動靜有方,歸藏至善,小儒所宗。若外此形器,會萬物於己,動隨萬變,定外乾坤,心空無念,氣自寧寂,無念無空,動靜若一,一亦不著,不著無物。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