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所在的六房,就住在九個主院之一的“宣和堂”,正是第二排主院中最西邊的宅子。早在她父親過世後不到一年間,原本三路五進的宅院已經縮減到只剩下中路三進的面積,其餘部分都由其他族人佔去了。記憶中,前世與長房翻臉後,不過三四年功夫,那三進的院子又叫族人佔了一進去。
文怡回憶起往事,緊緊抿住嘴唇,壓下心頭的悲憤。她知道自己家是絕戶,沒有男丁支撐,祖傳的田產已經在父親去世後叫族中收回了,只有每月固定分一筆錢糧過來。除此之外,她們祖孫二人,便是靠祖母與母親的陪嫁度日。祖母與母親都是出自大家,陪嫁不少,因此家中現下還算寬裕,除了受些輕視,日子並不算難過。只是在與長房反目後,家計才漸漸轉壞,終於在舅家討回母親陪嫁的奩田,以及祖母病重延醫後,一敗塗地。
文怡將眼中的淚光輕輕拭去,深呼吸一口氣,冷靜下來。如今長房與六房之間的矛盾已經有了緩和的希望,只要她將這件事抹平了,日後便可再圖大計。既然佛祖給了她重生一次的機會,她又怎能辜負佛祖的好意?上一世的悲劇,這一世絕不會再重演了!
車窗外傳來孩童嬉笑打鬧的聲音,她再往外看,便發現是八房與九房的幾個小堂弟,都是六七歲年紀,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其中九房的小十一正得意地向堂兄弟們炫耀他母親給他做的新書包,還嚷嚷著要給母親買她愛吃的糕點,他母親一高興,說不定就能給他生一個粉粉嫩嫩的小妹妹了。
文怡眼中閃過一絲豔羨,又很快被路過的一處宅院吸引了目光。那正是她前世在祖母過世後寄居數年的去處,二房四伯父顧宜正的宅子。那時候,四伯父位居族長,是個嚴厲的人,待她雖不算刻薄,卻也不親近慈愛,到了說親的時候,更是……
文怡咬咬牙,輕輕晃頭,彷彿要將那些不愉快的過往都拋開。這時,車停了一停,車廂外傳來婆子跟人打招呼的聲音,接著吱呀一聲,似乎是一扇大門開啟了,馬車再次動起來,往前走了一段路,才再度停下。一陣腳步聲過後,馬車又再往前行了一段路,方才從車廂外傳來如意的聲音:“九小姐,到了,請九小姐下車。”接著便掀開了簾子。
文怡扶著她的手躬身出了車廂,立時便有婆子送上腳凳,供她踩踏下地。她歪了歪頭,發現駕車的已經不是張叔了,換成一個不認得的婆子,張望四周,發覺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院落,四周花木繁密,牆頭與月洞門都修飾得十分清雅,應該是到了內院。
記憶中的宣樂堂已經十分模糊了,文怡拿不準自己是不是曾經到過這裡,聽到如意請自己隨她走,便拋開雜念,跟在如意身後往伯祖母居住的院子走去。
於老夫人住在宣樂堂中路後方的萱院,是個三進的大院落,門口掛著烏底金漆的匾額,上書“金萱忘憂”四字。進得院門,滿目都是穿紅著綠的年輕丫環,笑吟吟地迎上來——卻不是迎向文怡,而是迎向如意的——口稱:“姐姐怎麼這時候才回來?老太太正念叨呢!”又有人說:“蘇家姑太太過來了,五福姐姐心急著要尋姐姐去呢!”
如意心中疑惑,但還記得自己的職責,叫丫頭們去向於老夫人稟報九小姐前來之事,又恭敬地請文怡在前院坐一坐,用杯茶歇一歇。
文怡聽聞伯祖母有客,也沒說什麼,便隨著如意去了,誰知還不到地方,便有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頭過來,道:“老太太叫快請九小姐去呢!”如意怔了怔,小聲問她:“那蘇家姑太太……”那丫頭輕輕搖頭,衝著文怡笑:“九小姐,快隨奴婢來吧。”
文怡認得她是於老夫人身邊的另一個大丫頭,名喚五福,略一沉吟,又瞥瞭如意一眼,見她也笑著請自己,便應了聲,隨她們往後頭去。
誰知才拐了一個彎,迎面便來了一個十二三歲的美貌少女,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