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頁 (1 / 2)

第二階段是鹹豐六年秋至十一年八月:太平天國內訌和重新振作。

金田起義時,楊秀清就取得了代天父傳言的特權,可以控制洪秀全,甚至可以杖責洪秀全。鹹豐六年六七月間,楊秀清詭稱天父下凡,要洪秀全封他萬歲。洪秀全一方面表示同意,一方面密令在江西和湖北督戰的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回京勤王。素與楊秀清不睦的韋昌輝殺楊秀清及其部下萬餘人。石達開對這種濫殺行為不滿,從安慶起兵討伐韋昌輝,天京軍民也憤怒聲討韋昌輝。洪秀全不得已密令殺了韋昌輝。但石達開受洪秀全猜忌,便率10萬大軍離京出走,分散了太平天國的兵力。這次內訌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清廷乘機令欽差大臣德興阿攻陷揚州,重建江北大營;欽差大臣和春與幫辦大臣張國樑重建江南大營。八年八月中旬,太平軍在江西的營盤全部丟失。

天京變亂後,太平天國建立了年輕的新的領導核心。洪秀全以20歲的廣西桂平人陳玉成為前軍主將,33歲的廣西藤縣人李秀成為後軍主將,22歲的廣西藤縣人李世賢為左軍主將,30歲的廣西桂平人韋俊為右軍主將。八年六月下旬,李秀成在安徽樅陽開會,決定先破江北大營,解天京之圍。會後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陳玉成、李秀成密切合作,於八月二十日發動浦口戰役,破江北大營。十月十日,李秀成發動三河鎮戰役,殲敵6000,湘軍悍將李續賓自殺。接著,陳、李又攻克舒城、潛山、太湖等地。十一月十二日,李世賢圍攻蕪湖灣芷清營,擊斃提督鄧紹良,同月輔王楊輔清攻佔江西景德鎮。九年二月十六日,陳玉成在安徽廬州活捉安徽巡撫李孟群。十年二月九日,李秀成攻克杭州。閏三月十六日,在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的猛攻下,江南大營崩潰。兩大清營解體,天京解圍。二月十九日,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克丹陽。四月六日李秀成佔領常州,十日又佔領無錫。二十三日李秀成、楊輔清佔領蘇州、江陰。到五月十三日,嘉興、太倉、嘉定、青浦、松江陸續為太平軍佔領。蘇南根據地由是開闢。六月後,陳玉成連克浙江餘杭、臨安。八月二十五日,李世賢攻克安徽徽州府城。十月九日,又進佔浙江富陽。二十二日李秀成攻入黟(yi)縣,鹹豐十年六月初九進駐祁門的曾國藩大驚失色。太平軍這一系列的勝利使富庶的蘇浙成為太平軍廣闊的根據地,為太平軍提供了堅實的後勤保障,使天京有了兩翼之護。

第三階段:鹹豐十一年九月至同治三年六月,湘軍奪取上游安慶,李鴻章與洋槍隊佔領蘇浙,天京攻破。

鹹豐六年十一月,胡林翼奪取武昌,湘軍由湖南擴充套件到了湖北。七年二月,曾國藩因父喪回家守制。因石達開部在贛南閩浙交界活動,八年五月二十三日鹹豐帝令他復出,帶兵援浙。前此一月,李續賓奉胡林翼令已攻陷九江,太平軍守將林啟榮與所部17000餘人戰死。鹹豐十年閏三月,曾國藩派其弟曾國荃攻打天京上游的屏障安慶。由於曾國荃兵力有限,與安慶的太平軍守軍相持。根據鹹豐十年四月天京會議安排,李秀成、陳玉成實行第二次西征,期於十一年三月會師武漢,以解安慶之圍。陳玉成於十一年二月八日攻克黃州,離武漢75公里。由於英國參贊巴夏禮阻撓,陳玉成放棄了攻武漢的打算,回師救安慶。李秀成救援安慶的態度不積極,十一年五月才到武昌,受到英國駐漢口領事金執爾的恫嚇,同時聽說陳玉成已經折返安慶,便放棄對武漢的進攻而回。陳玉成到安慶後,先鋒程學啟叛變,陳玉成又與主將林紹璋、幹王洪仁玕意見分歧,救援受到幹擾。十一年八月一日,糧食斷絕的16000太平軍守城將士戰死,安慶失守。洪仁玕說:&ldo;安慶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繼陷落不可復守矣!&rdo;

陳玉成轉移廬州,於同治元年四月三日在壽州被苗沛霖誘捕,解往勝保營,從容就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