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頁 (1 / 3)

有水環繞紫禁城,是謂護城河。午門外有天安門,天安門外有金水橋,跨過該護城河。

皇宮面積很大。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為高達10多米高的城牆和寬52米的護城河所圍繞。皇宮結構基本可分前後兩部分,以乾清宮為界。前為外朝,後為內廷。外朝是氣勢雄偉的3大殿,是皇宮的中心:太和殿(又名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在一條直線上,是外朝,是皇帝處理國家大事,舉行慶典之所,譬如皇帝即位,慶祝元旦、春節,為皇帝祝壽,宣佈政令,發布進士榜等等。兩翼是文華殿、英武殿,是皇帝舉行大典和接見朝臣的地方。文華殿有時為皇帝講解經史之處,英華殿曾用為《四庫全書》編纂。從保和殿往北走,到乾清門。乾清門是御門聽政的地方。乾清門北面部分就是後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和東西6宮,屬內廷。皇帝住乾清宮,交泰殿放置玉璽,皇后住坤寧宮,妃子們住東西6宮。

在後3院兩側,有端凝殿,存放皇帝衣冠;有懋勤殿,存放圖書筆墨;有上(尚)書房,供皇子皇孫讀書;有南書房,原為康熙帝讀書處,後選翰林學士入值辦事。

坤寧宮北為御花園。東6宮之東為外東路,有寧壽宮,乾隆帝退位後住在這裡,有花園,名乾隆花園。

乾清宮牆外西南,有養心殿。養心殿本是前明遺址,雍正年間才加以修繕。該殿工字型,是皇帝起居和政務活動處。殿額有&ldo;戒急用忍&rdo;4字,是康熙賜與胤禛的訓示。同治、光緒時,慈僖太后在這裡垂簾聽政。

皇宮遭過火災:康熙十八年,太和殿遭災,乾隆四十八年體仁閣遭災,光緒十四年太和殿遭災。

皇宮屢有增修和修繕。順治十二年內宮重修,第二年竣工。這一年在景運門(內宮東垣之中)外建奉先殿,第二年(1657)竣工。康熙八年建太和殿,又重修乾清宮,十八年重修奉先殿,二十九年重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隆元年改雍和門為熙和門,二年重修奉先殿,十二年在乾清門左右各建直廬(值宿處所)一二間,景運、隆宗二門內各建直廬5間,三十年重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十九年建文淵閣,嘉慶二年重修乾清宮及其左右的昭仁殿、宏德殿、交泰殿。光緒十五年重修太和門、昭德門、貞度門。十七年貞度門重修。民國八年因溥儀大婚重修交泰殿。

皇家園林

皇家園林是皇帝居住、玩樂和辦公的地方。清朝的皇家園林有6座:在京城有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圓明園、頤和園;在河北承德有1座,叫避暑山莊。

清朝皇家園林有如下特點:第一、數量多,規模大,景點多。1朝而建6大皇家園林,在歷代是首屈一指的。圓明園、頤和園都是大園林,而承德避暑山莊是皇家園林中最大的,比頤和園還大1倍。各園景點多:靜明園16景,靜宜園28景,圓明園40景,其他各園如暢春園、頤和園、避暑山莊的景點也都很多。第二,園林藝術集天下園林之美。圓明園有氣派恢弘的北方園林的特點,也有南方私家園林之典雅俊逸,還有西洋樓的點綴。第三,功用多。清朝皇家園林集居住、讀書、遊樂、辦公、政治活動於一身。有宮殿可住,有景點供遊,有殿堂聽政,有書齋讀書,有宗教活動場所與邊疆少數民族首領商討統一大業。

下面逐一介紹6大名園。

圓明園

被英法侵略軍搶劫、燒毀的圓明園殘跡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清華園西北的後華家屯,是清代建設的規模最大,景點最多,陳設最為富麗堂皇的皇家宮苑。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賜與皇四子胤禛,作為他的府第。胤禛即位後大建,乾隆南巡,令人將江南名園繪製成圖,帶回北京,仿製園中。乾隆十年,由外國傳教士朗士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