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武俠.歷史> 第258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8部分 (1 / 4)

謐犯險叩匚唬�疑脅荒蘢災餮蟹⒁桓齟蠊�⒍鈾�ε潯傅娜�拷⒅幀�

在艦艇所需裝備、裝置上,中美之間差距更大。美國已接近擁有海上反導能力,而中國在俄羅斯等國幫助下,才剛剛突破區域防空的門檻;美國的艦用主、輔機不但滿足自用,還大量出口,而中國艦船的“心臟病”至今嚴重:大型水面艦艇所需燃氣輪機不得不購自烏克蘭,甚至美國(LM…2500);美國擁有從遠端巡航導彈到全自動近防炮、從遠端對空導彈到反潛魚雷的全系列海軍軍械研發、裝備能力,而中國海軍雖有進步,許多武器卻多少帶有舶來的影子,如新76艦炮、海紅…7導彈等,許多裝備至今仍是空白,如航母彈射器,美國已的電磁彈射技術已近實用化,而中國連蒸汽彈射、甚至其前身液壓彈射技術尚如雲裡霧裡。

即使在表面上優勢明顯的民用船舶領域,中方在“內功”上也有相當大的差距。

美國早在一戰前就採用部件預製法造船,在一戰中實現了船舶預製件標準化生產,而中國即使在最新的《船舶配套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中,還強調要加速發展船舶分段建造能力,以適應船舶大型化需要。

美國不但能設計、批次建造複雜的液化天然氣船、豪華油輪、半潛式鑽井平臺等高科技民用船舶,還開發出一系列如“五大湖型”、“巴拿馬型”等國際規範性的標準船型,而在高科技船舶建造方面中國剛剛起步,從設計圖紙到船用裝置大量依賴進口,自主開發的船型寥寥無幾。

美國在船用配套產品研發上優勢巨大,進口某些裝置僅出於降低成本等考慮,而非不能生產,而中國在此方面本土化率很低,散貨船65%勉強及格,三大主流船型平均僅46%,而高科技船型甚至僅40%左右,還達不到日韓90%左右的水平,而且這僅是“自主生產配套率”,其中不少裝置,如主機、螺旋槳等還系引進國外專利生產,算上研發,差距更明顯。

亨特參議員所謂“中國年產3艘潛艇,美國僅1艘”,而事實上中國所生產的多為常規潛艇,且技術尚未臻常規潛艇的最高程度,反觀美國,早在1958年就停止最後一級常規作戰潛艇“長頜須魚”級建造,最後一艘試驗常規潛艇“海豚”號的下水,也可追溯到39年前,只提3:1而忽略內容,是沒有多少實質意義的;至於鋼產量的對比同樣意義不大:即使民船的許多大型鑄鍛件,中國尚不能自主生產,軍船的某些特種鋼材、合金材料更是空白,而美國一直穩居材料研發和生產大國行列,且早在1890年就制定了對船舶建造所需鋼材進口關稅全免的政策,無需在普通鋼材生產上鋪過大的攤子。

製造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其工時、成本相當於一條中國“江南巴拿馬型”散貨輪的近100倍,2005年中國船舶工業完成載重噸1212萬,產值1256億人民幣,同年美國完成載重噸僅100多萬,產值卻也達到128億美元,可見其附加值差距之大。

可見中國如真想把製造商船能力“迅速轉化為軍艦製造能力”,是相當棘手的,而美國卻根本無需這種轉換: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造船業就始終以軍艦製造為主,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電船公司、英格爾斯船廠、巴斯鋼鐵公司、阿馮達爾船廠和國家鋼鐵造船公司分屬通用和洛斯羅普…格魯門兩大軍火巨頭,其職工總人數佔美國造船業90%,承擔80%美國軍艦建造業務,它們的軍船生產比例都遠遠大於民船,像紐波特紐斯船廠、巴斯鋼鐵公司乾脆停產民船,只生產軍艦,它們所發愁的,反倒是軍艦需求下降後如何將製造艦艇的能力“迅速轉化為商船製造能力”。

分庭抗禮說的根源:不僅僅在於軍方

亨特參議員的大帳雖然糊塗,但美國人的大算盤卻一點也不糊塗。分庭抗禮說風行一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