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難道你不會覺得在洛陽居住有些煩悶嗎?”
王茜笑了笑,回答說:“洛陽好吃很多啊!比如漿麵條、胡辣湯、蓮塘肉片還有羊湯等等,這些美食讓我怎麼吃都吃不膩呢。”她一邊說著,一邊露出滿足的表情。
眾人參觀完白寺後,這裡的佛像與其他寺廟建築風格相似,雖然各有特色,但總體上卻大同小異。遊客們觀賞著佛像,不禁感到一絲睏倦,彷彿進入了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
楊濤看著眾人興致缺缺的樣子,突然靈機一動,提議道:“既然你們對中國的寺廟區不感興趣,那我們就去外國的佛寺看看吧。”眾人一聽這話,紛紛表示贊同。於是他們一行人興高采烈地走出景區,來到了外面的異國佛教區。
這裡分別展示了泰國、緬甸和印度的佛教文化,每一處都別具一格,充滿著濃郁的異域風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泰國佛殿苑,它位於洛陽白馬寺古建區西側,長寬各108米,看上去莊嚴肅穆。苑內共有四座苑門,東西南北各一座,其中東門為正門,給人一種神聖而莊嚴的感覺。苑內的主要建築包括舍利塔、四面佛、大佛殿、博物館、流通處、鐘鼓樓以及涼亭等,這些建築錯落有致,張弛有度,讓人感受到了泰國佛教文化的獨特魅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舍利塔,這座塔共三層,第二層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舍利,這可是佛教中的聖物啊!大家圍攏過來,想要仔細觀賞一番,但又不敢靠得太近,生怕褻瀆了這件寶物。
1898年,英國考古學家在發掘古代迦毗羅衛國一個崩毀的磚佛塔遺址時,發現了5個已經變成化石的舍利容器,其中一個容器上,用古老的波羅蜜文字刻著:“這是釋迦牟尼佛陀世尊的舍利。”石盒內有石瓶,有一瓶放在鐵和水晶層疊的盒內,瓶內有黃金花,花上安放有舍利。當時這個考古發現轟動了全世界。1899年印度將舍利贈送給泰國國王拉瑪五世,安放在曼谷金山寺金山塔上,供奉了一百多年,2014年舉行了隆重的迎請佛舍利儀式,安放在了白馬寺這個舍利塔上。舍利塔一層供奉有泰國不同歷史時期最有代表性的9尊佛像和3尊藍琉璃妝金的分別代表著涼季、熱季、雨季的“三季佛”,共12尊佛像。
緊接著,他們來到了緬甸佛塔苑,這裡的建築風格與泰國佛殿苑有所不同。緬甸佛塔苑主體建築為大金塔,金碧輝煌,它位於洛陽白馬寺院古建區西側,與泰國佛殿苑相鄰。整體效果格局整飭,氣象宏偉,寶塔巍峨,雕刻精美,庭院規整,碧草如茵。該苑以緬甸仰光瑞德貢大金塔為藍本縮建而成,高32.92米,塔基底座徑51.71米,底層為展覽廳。大金塔的造型獨特,塔尖高聳入雲,給人一種威嚴之感。大家在大金塔前拍照留念,感受著緬甸佛教文化的莊重與神秘。
最後,他們來到了印度佛殿苑,印度佛殿規劃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450平方米。主要建築包括大佛殿、迴廊、牌樓等,佈局規整,別具匠心。大佛殿仿印度著名佛教遺址桑奇大塔建造。大佛殿中央供奉佛祖說法像,表現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說四聖諦度五比丘的情景。頂部安裝有玻璃天窗,陽光從天窗投射下去,照射在佛像周圍。大佛殿上下兩層塔身及殿門前牌坊上雕刻有佛本行故事與佛本生故事。大佛殿底部設計有水系。
印度佛殿苑方正嚴謹,中心是一個巨大的覆缽式穹窿頂,佛殿下水流往來,噴湧不斷;佛殿外迴廊環繞,靜謐整齊。 印度佛殿苑的中央是一個圓形的佛塔,周圍環繞著許多小亭子。整個建築群顯得十分精緻,透露出一股優雅的氣息。
參觀完異國佛教區後,眾人不禁感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個國家的佛教文化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眾人參觀完畢,易彬參觀後開啟手機,看著螢幕裡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