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新安江大壩全景> 第1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部分 (3 / 5)

少質差,遷來時帶來的七千多元生產資金交給大隊,獨立建隊的移民隊只分到破稻桶一隻,曬席四條,籮筐三擔。現在分給移民隊耕牛兩頭、農具16件、籮筐三擔,並撥給現款1000元,由移民隊自辦農具。……上、下市兩個生產大隊反應,當地社員和移民的矛盾問題,主要是大隊領導對移民歧視,各地要針對本地情況,認真解決移民中的問題。

第二期《簡報》是這樣敘述的:

今年9月11日至10月10日止,一個月內收到新安江水庫移民來信43件,接待來訪673人次。反映的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生活困難,臥病逃荒現象嚴重。桐廬縣窄溪公社下洋洲生產大隊移民來信反映,原來平均每人每年口糧474斤,平均每個勞動日8角3分,移到窄溪後,口糧只吃原來的65%。1958年,每個勞動日只有2角5分。移民中倒欠戶佔總戶的85%以上。外流已有六戶,19人。死亡20人,其中五保戶唐香鳳因生活困難,投水自殺。窄溪公社鳳龍大隊移民來信反映,移民後,終年辛苦,不得溫飽,出門愁柴,進門愁米,目前又受飢餓威脅。出賣衣物、傢俱的已有九戶。遷來的725人中,三年來連餓帶病死掉41人,外流297人。二是居住條件差,不能安身,難以安心。富陽縣新登公社新建管理區移民方玉堂等49人來信反映:1959年遷來後,住房迄今未復建,擁擠不堪,父子、婆媳同居一室。燒飯、睡覺、大小便都在一間屋。家禽、家畜、家庭副業無法發展,積肥也有困難,好似“水上浮萍”,不能落腳生根。淳安縣汾口公社餘家管理區移民來信反映移民住的是豬圈、牛欄、祠堂、廟宇,貫徹《六十條》後,移民被當地社員趕出門,自找門路,有的淪為乞丐。開化縣華埠區鄔瑞庚來信反映,該區大路邊公社移民與當地社員為住房問題已發生集體械鬥,受傷三十多人。三是地方病嚴重,移民不願居住。開化縣池淮公社壩頭生產隊移民來信反映,安置地區血吸蟲病嚴重,移來的159人,成年男女已全部感染,其中有50%喪失勞動力。少年中亦有70%被感染。池淮公社下洲大隊移民來信反映,因血吸蟲病而死亡的已有59人。有40戶移民不敢在此居住而外流。四是生產困難。淳安縣安峰公社茂坂大隊移民方發言等45人來信反映:遷移後,每人平均不到四分耕地,不能維持生活。該縣文昌公社浪頭大隊兩百多移民來信反映:遷移後,每人平均不到一分田,山地也將開光。要求重遷江西弋陽。安置在金華專署水殿和石門農場的移民來信反映:當地是黃土丘陵,土質貧瘠,水利差,糧食畝產只有幾十斤,口糧不能自給。移民在遷移過程中損失的農具、耕畜很多。在生產上也感到嚴重不足。五是移民遭受歧視、排斥。移民沒有和當地社員一樣分到自留地和山林。在“四固定”“包產”“分配”中處處吃虧,甚至遭受打罵。建德縣壽昌公社八畝丘大隊移民餘揚州等29人來信反映:老社員劃的是熟地、好田。留給我們移民的是生地、靠天田。今年受旱一百多天,全部收成賠償也不夠。桐廬縣窄溪公社鳳龍大隊移民來信反映:自留地老社員每人分到五分地,移民每人不到兩分。移民方善地開墾荒地,遭到七個老社員打罵。由於移民中一些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平水殿農場的移民來信責問:“我們為了新安江電站建設,弄得無處安身,無家可歸,無米下鍋,到底是什麼原因?”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4.械鬥事件(2)

1962年5月,王孝臣擬稿的第三期《簡報》反映的問題更是觸目驚心。《簡報》說:

從今年1月17日到5月17日,共接待新安江水庫移民來信來訪71件(次),944人次。反映的都是移民悽悽慘慘,不是飢餓就是討飯,不是住房擁擠,就是受到了老社員歧視。

新安江水庫移民積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