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胡蘭成又寫信並匯路費去,讓她來香港相聚,但郵件都被退回,想是已經離開了四川。二人就此斷了音信。
50年代初,胡蘭成逃亡到日本,張愛玲也到了香港。其時,池田篤紀有事要去香港,胡蘭成便託他去看望一下張愛玲,然而池田到港後,訪而未遇,只好在張的寓所留下了胡的地址。
半年後,胡蘭成忽然收到張愛玲的一張明信片,上無抬頭,下無署名,只寫著:“手邊如有《戰難和亦不易》、《文明的傳統》等書(《山河歲月》除外),能否暫借數月作參考?”
此時張愛玲已去了美國,明信片是從美國寄出的。
《戰難和亦不易》是胡蘭成最早的一部文集,收進了他在1939年為《南華日報》寫的社論,而《文明的傳統》則是他在武漢主持《大楚報》時寫的社論彙編,兩書的出版已有十多年之久。而胡蘭成自己最看重的《山河歲月》在日本出版。,張愛玲卻是根本不要看。
胡蘭成此前已知,香港小報上說,有人曾問張愛玲對《山河歲月》的評價,張愛玲不置一詞。對張愛玲的學問及文筆,他一直認為自己不及。現在看到張愛玲居然鄭重其事地索書,喜出望外。
逃亡日本的胡蘭成,改不了濫情的老毛病,在日本曾與他的房東太太一枝發生過一段曖昧戀情。後來,又與漢奸吳四寶的遺孀佘愛珍結婚。這次他在給張愛玲的回信中,仍如情人間的老套,附上了一幀自己新近的照片。信中說:
愛玲:
《戰難和亦不易》與《文明的傳統》二書手邊沒有,惟《今生今世》大約於下月底可付印,出版後寄與你。《今生今世》是來日本後所寫。收到你的信已旬日,我把《山河歲月》與《赤地之戀》來比並著又看了一遍,所以回信遲了。
胡蘭成自認識張愛玲後,就一直在暗中“較勁”,與張愛玲比文章的高下,但往往心虛。張愛玲到香港後,寫了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他看後,不得不服。原以為《山河歲月》出來,自己寫得要比張愛玲好了,可是將這兩部小說對比著讀,仍覺得不可及。
待到1959年9月,《今生今世》上卷在日本出版,胡蘭成想,此書總算可以超越張愛玲了,便急急地寄書去美國,又寫了信,“在信裡寫了夾七夾八的話去撩她”。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回首看他形同陌路(6)
胡蘭成僥倖逃脫了歷史懲罰,在日本乖張狂妄一如往昔,他這時對張愛玲態度的判斷,只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
張愛玲顯然厭惡他的這種不知好歹,沒有立即作答,過了許久,才回了一個短箋,叫胡蘭成還是把胡思亂想“打住”為好:
蘭成:
你的信和書都收到了,非常感謝。我不想寫信,請你原諒。我因為實在無法找到你的舊著作參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誤會,我是真的覺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時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請寄一本給我。我在這裡預先道謝,不另寫信了。
愛玲十二月廿七
寥寥數語,如同陌路。對胡蘭成為之得意的《今生今世》,仍是沒有評語。胡蘭成接到回信後,只能徒喚奈何!
1960年9月,《今生今世》下卷出版,胡蘭成馬上給張愛玲寄去,但未獲任何迴音。
早在抗美援朝時期,胡蘭成就設法與臺灣的國民黨方面緩和了關係,曾受囑寫了一份關於“韓戰”的意見書轉呈蔣介石,頗受蔣的欣賞。
1974年,經蔣介石同意,胡蘭成應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之邀赴臺,受聘為終身教授,登臺開講。
同年5月,他的《山河歲月》由遠景出版社在臺灣出版,引起詩人余光中的憤怒,寫了一篇文章《山河歲月話漁樵》予以駁斥,從而引發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