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幾句閒話,我何必放在心上。畢竟我們才是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一家人。”
是這麼個理兒,只是不該由一個孩子發自內心地說出來。早熟得讓人心疼。
“啟兒,男孩做家務,會被人恥笑的。我都已經看見好多回了。當著我們的面,他們尚能笑話你,不知在背後怎樣胡亂編排呢。”
江姜的手沒閒著,往碗里加半調羹豬油,一調羹醬油,倒半碗滾燙的骨頭湯,攪拌。
“你不忍心我和娘太辛苦,我們又怎能讓旁人笑話你。”
江姜的身體裡,裝著一個現代人靈魂,但即使是在現代,也不是每個男人都會經常下廚。大環境是這樣,她又如何能改變古人的思想,只能是自己適應。
孟氏走進廚房,對江啟道:“你去櫃檯後面站著,負責收銀。這裡有我們倆就夠了。”
又轉頭問江姜:“想必你已經有了章程。說說看,想找個什麼樣的幫傭?給多少工錢?”
江姜已經把煮好的面,倒進湯碗裡,且攪拌完畢:“首先,不能好奇心太強,不能一天到晚瞎八卦。”
家裡2元一包的鹽和7元一瓶的醬油是秘密,沒事別打探。
“我凌晨去買菜時,注意到賣蔬菜的周氏,不大愛說話。而她賣的青菜,黃葉全都去掉,碼得比別人整齊,還從不缺斤短兩。是個實誠人。
我想著找她來做幫傭。辰時(上午七點至九點)、午時(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共幹活兩個時辰,每月四百文,包兩餐。
和我們一起吃飯,我們吃什麼,她就吃什麼。這待遇,應該比她賣蔬菜好。”
孟氏用勺子舀了鹹菜放面上:“就這麼辦。明兒你問下週氏。”說著把湯麵端出廚房。
天矇矇亮,江姜挎著菜籃子去了菜市場。此時來買菜的人少,賣菜的倒是來得差不多了。魚肉禽蛋瓜果蔬菜,小攤兒一個挨著一個。
見江姜過來,有的老嫂子遠遠地就向她招手,江姜只是禮貌地微笑,算是打過招呼,然而並不停下腳步,徑直走向周氏的小菜攤。
買個菜而已,這些老嫂子連她是哪個村的、家裡幾口人、為何麵館裡不見你爹、你爹去哪了、你多大年齡、是否定親等等,都要問清楚。太沒邊界感了。
相比起來,沉默寡言的周氏,好相處多了。
江姜並不著急買菜,笑眯眯地道:“周嬸嬸可否來我的麵館做幫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