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源動力股票> 第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部分 (2 / 4)

道共振。相對來說,在4。2天文單位之外,直到與木星共軌的特洛伊小行星之間仍有少量的小行星。

新家族

證據顯示新的小行星族仍在形成中(以天文學的時間尺度),KarinCluster顯然是在570萬年前在一顆直徑約16公里的母體小行星碰撞後產生的。Veritas族是在830萬年前形成的,證據則來自沉積在海洋被複原的行星際塵埃。

在更久遠的過去,曼陀羅族誕生在4億5千萬年前主帶中的碰撞,但年齡的估計只是根據可能成員現在的軌道元素,而不是所有的物理特徵。不過,這一群可以作為黃道帶塵埃的一個材料來源。其他最近形成的群還有伊安尼尼群(大約在150萬年前後),可以提供小行星帶內塵埃的另一個來源。

目前的小行星帶包含兩種主要型別的小行星。在小行星帶的外緣,靠近木星軌道的,以富含碳值的C-型小行星為主,此類小行星佔總數的75%以上。與其它的小行星相比,顏色偏紅而且反照率非常低。它們表面的組成與碳粒隕石相似,化學成分、光譜特徵都是太陽系早期的狀態,但缺少一些較輕與易揮發的物質(如冰)。

靠近內側的部分,距離太陽2。5天文單位,以含矽的S-型小行星較為常見,光譜顯示其表面含有矽酸鹽與一些金屬,但碳質化合物的成分不明顯。這表明它們與原始太陽系的成分有顯著區別,可能由於太陽系早期的熔解機制,導致分化的結果。相對C-型小行星來說,此類小行星有著高反射率。在小行星帶的整個族群中約佔17%。…;

還有第三類的小行星,總數約佔10%的M-型小行星。它們的光譜中含有類似鐵-鎳的譜線,顯白色或輕微的紅色,而沒有吸收線的特徵。M-型小行星推測是由核心以鐵-鎳為主母體經過毀滅性撞擊形成。在主帶內,M-型小行星主要分佈在半長徑2。7天文單位的軌道上。注:20世紀70年代,透過觀察小行星的光譜發展出了分類系統,三種最常見的型別是C-型(碳質)、S-型(矽酸鹽)和M-型(金屬)

自轉週期

測量小行星帶中巨大小行星的自轉週期顯示有一個下限存在,直徑大於100米的小行星,自轉週期都超過2。2小時。雖然一個結實的物體可以用更高的速率自轉,但當小行星的自轉週期快過這個數值時,表面的離心力便會大於重力,因此表面所有的鬆散物質都會被拋離。這也說明直徑超過100米的小行星實際上是在碰撞後的瓦礫堆中形成的。

公轉碰撞

小行星帶高密度的天體分佈使得彼此間的碰撞頻繁(天文學的時間尺度)。在小行星帶中半徑為10公里的天體,平均每一千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碰撞。碰撞會產生許多小行星的碎片(導致新的小行星族產生),而且一些碰撞的殘骸可能會在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併成為隕石。但當小行星以低速碰撞時,兩顆小行星可能會結合在一起。在過去的40億年中,還有一些小行星帶的成員仍保持著原始的特徵。

其它物質

除了小行星的主體之外,小行星帶中也包含了半徑只有數百微米的塵埃微粒。這些細微顆粒至少有一部分是來自小行星之間的碰撞(或微小的隕石體對小行星的撞擊)。由於坡印廷·羅伯遜阻力,來自太陽輻射的壓力會使這些粒子以螺旋的路徑緩慢的朝向太陽移動。

這些細小微粒帶動彗星丟擲的物質,產生了黃道光,這種微弱的輝光可以太陽西沉後的暮光中,沿著黃道面的平面上觀察到。產生黃道光的顆粒半徑大約為40微米,而這種顆粒可以維持的生命期通常是700;000年,因此必須有新產生的顆粒源源不斷地來自小行星帶。

小行星半長軸分佈圖主要用於描述在太陽附近小行星的範圍,它的價值在可以推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