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4部分 (2 / 4)

的章炳麟、刺殺慈禧太后的陶成章、滿清翰林出身的蔡元培等人。這也是宋教仁苦惱之處。

很快武昌起義爆發,這是主要由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主導的起義,同盟會只是一個邊緣化的角色,而且這場起義造就了黎元洪、孫武、吳兆麟等一批元勳,讓孫中山、黃興等人倍感壓力,遑論宋教仁之輩!故而同盟會不得不搶先成立民國臨時政府。

在臨時政府中,宋教仁作為湖南參議員,在修改《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時極力主張採用法國式的責任內閣制,別人由此窺見宋教仁的野心,知道他想做內閣總理。同盟會元老、立憲派領袖以及清政府反正官員都大為不忿:你宋教仁算老幾?也配做總理?結果不僅臨時參議院透過的《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不設總理,甚至孫中山提名宋教仁擔任內務總長也未獲參議院透過。

好在不久南北議和達成,民國政府北遷,宋教仁終於可以在內閣中露臉,但也只是排名靠後的農林總長。而且在地方上,有北洋系、湖北系、川陝系等名目的地方豪強;在內閣中,趙秉鈞、孫元起、張謇等名聲也都遠在自己之上,自己要當總理似乎遙遙無期。恰值此時,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同盟會因為革命成功、目的達到而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

革命成功後,對於同盟會未來走向,孫中山、黃興等人都沒有個明確規劃,甚至不少人認為解散也無不可,宋教仁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在他看來,孫中山、黃興等人都是功成名就,甚至可以相約放棄參加總統競選,擔保袁世凱必然當選,當選後十年不換總統。而自己呢?一旦失去同盟會這個憑仗,還有什麼資本和趙秉鈞、孫元起、張謇等去拼鬥?

所以同盟會不能倒!不僅不能倒,還要爭取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求推薦票!

三七八、我是西州熟魏三

可眼下的事實卻是,自北遷之後同盟會就已經失去對臨時參議院的控制,淪落為和新中國黨搶奪第二大黨的配角;而且臨時參議院的席位已經被瓜分殆盡,很難找到同盟會擴編的空間。

怎麼辦?

這個問題自然難不倒宋教仁。他馬上就想到了解決辦法:聯合其他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參議院中佔有相當席位的統一共和黨。而且與其他政黨聯合,還可以降低那些同盟會元老對黨派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增強自己的實力與地位。

可同盟會的那些元老哪個不是人老成精、奸猾似鬼?一眼就看穿了宋教仁“摻沙子”的伎倆,對於改組強烈反對。他們的理由是,同盟會系革命同志數十年留學所成,如今應當以生命維護這一偉大的名號,讓它與民國共享榮光,怎麼能隨便改組呢?大多數普通會員也認為“同盟會”三個字是老字號、金招牌,不應當隨便改組。

宋教仁對此予以嚴詞駁斥,認為眼下同盟會流品猥雜、泥沙俱下,內部意見分歧、思想混亂,導致整個黨派四分五裂、渙散無力,在臨時參議院中影響力甚至不及新成立的共和黨、新中國黨,其根源就在於同盟會組織龐雜、思想陳舊、革命目標模糊。為淘汰流品、融合新舊,重新振作,併力爭在國會大選中獲勝,同盟會就必須要改組,而且要儘快改組!

同盟會的元老則反唇相譏,同盟會之前又不是沒有改組過。結果怎麼樣呢?結果越改越亂,越改越差。所謂“流品猥雜,泥沙俱下”、“意見分歧。思想混亂”、“四分五裂,渙散無力”等弊端,其實都是彼時改組所造成的。誰知道這次改組會不會雪上加霜?在結果不可預知的情況下,最好“一動不如一靜”!

元老的意見也不是沒有道理。事實上,在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時,同盟會確實已經改組過一回,當時改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由地下轉為公開,二是由革命團體變為政黨。改組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