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小時發過言,科列克未再出現。
銀杏兒以為科列克醒悟了,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鬆快。她哪想裡得到,科列克正與相互吹捧之友——某些“反抄襲名將”商量反攻策略。厚密的黑雲正在聚集,一場大禍正向她撲來。
午夜時分,科列克在曾令他榮耀至極、卻因銀杏兒反映情況而從置頂落下來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帖子後發了兩個跟帖。
第一個跟帖是向被捧為“才子”的“反抄干將”“基區”說:
“謝基兄!應該是這樣的。”
——看官,縱觀此帖不難發現,科列克的發言好似在對風說話,因為整整三天,“基區”並未在這裡出現。依我看科列克的“風語”是種暗示,是宣告反擊銀杏兒的密謀已趨成熟,是吹響“戰前”的“號角”;而把辯論場從銀杏兒的主帖《略談科列克的音樂帖子》拉到《梁祝》來,是開劈第二戰(緊隨其後還有第三、第四戰場);其意不僅為擴大影響,升級矛盾,更在叫銀杏兒縱有分身之術也難顧全!
自古以來,邏輯偷換是攪渾水的重頭戲,水一攪渾,人就頭昏腦脹,銀杏兒的支持者自然會西東難辯知難而退;乘下銀杏兒孤單單一人,收拾她,不跟甕中取鱉一樣輕鬆?!
來看科列克發出的第二個跟帖:
“我不知道別人對音樂的感受是否粗略,從我已經聽了28年的音樂來看,我對音樂的感受是很細膩的。我曾經告訴過明光,我在寫《梁祝》的後半部分時流下了很多眼淚。在祝英臺投墳的那一段,我除開感受到獨奏小提琴以外,還感受到了一直在催促樂曲情緒發展的板鼓,所以我只寫了獨奏小提琴和板鼓的音樂形象,而略去了對樂隊的描寫。如果是另一個人來寫的話可能只寫獨奏小提琴和樂隊,而略去板鼓。這只是個人的感受問題,並不影響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對於音樂方面的一些事件,整個音樂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能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呵呵看官,這科列克仍然以所謂“聽了28年”、吹噓他對音樂的感受“很細膩”、來證明他之“正確”。眾目可睹,銀杏兒摘抄的書上內容,代表古往今來音樂界的觀點,但在科列克嘴裡,竟然比他的“感受”還“粗略”,這可真是無知則無畏啊!
把《如歌的行板》跟《伏爾加船伕曲》弄成“完全一樣”,錯了就是錯了,卻拉大旗(這大旗是他拉得了的嗎?!)以“……整個音樂界都有不同看法,所以說不能說誰是對的誰是錯的”作狡辯;銀杏兒指出的是具體問題,反反覆覆強調了好幾次,科列克卻反反覆覆攪渾水,孰可忍孰不可忍啊?!
其次,《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從五十年代誕生起,音樂界就對其在民族風格的大膽嘗試、尤其板鼓的運用大為褒揚,音樂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今竟變成了“科”的“獨到感受”!連兩段簡單旋律都不能辯認,他在《梁祝》(和其他)帖中所寫大量“第一主題、第二主題……主部主題、付部主題……”這眾多的旋律又是怎樣分清楚的?這不明擺著是抄來的!改革開放以來,對《梁祝》的文字解釋隨處可見;八十年代初就有一本樂譜針對業餘受好者,在扉頁對樂曲作了非常詳細的文字描述,“科”不過對文字作了點改頭換面,就要稱“原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二)
次日一開壇,基區就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科列克的跟帖後發言,對應科列克的自吹自擂:
“科兄:
我邊看邊聽。讓《梁祝》久久迴盪。”
銀杏兒一開啟論壇頁面,就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上升到頁面最顯眼位置。
見科列克發了言,她點開帖子,看過科列克對基區的“風語”,看過科列克第二個帖子和基區的回帖,面對攪渾水的“才子”的表演,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