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抱住了馬脖子,俯下身來,繼續向前。
刀鋒所到之處,木樁一一被切斷。
看起來動作很是流暢,沒有一點的遲滯,甚至不需要太大的力氣,另一隻手還可以繼續控制馬匹。
“兄長,這這”
趙廣豈會看不出來這馬刀用起來與平常騎兵所用的兵器好處在哪裡?
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沒等劉渾的馬匹完全停下來,自己就衝了上去,代替了劉渾的位置,再次開始衝刺。
立下的木樁再次被切斷了一小截。
“兄長,此物甚妙!”
趙廣興奮得滿臉通紅,翻身下馬向馮永跑來,“此刀不但省力許多,而且操控起馬匹來,還能靈活不少。”
騎軍的優勢就在於機動靈活。
現在突騎衝鋒用的是長戟和長槍,混戰時用環首刀在馬上劈砍。
長戟和長槍的長度已經限制了人對馬匹的操控能力,長戟和長槍的最大用處,就是突騎在衝鋒時能刺穿賊人。
但在大部分時候,突騎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衝破軍陣,往往會陷入混戰中,或者是需要找機會調頭。
這個時候長戟長槍反而成了累贅,需要用到環首刀,但比起在平地上,環首刀在馬上用的時候,自然就有不少的限制。
但此時看起來,這種馬刀可比環首刀好用多了。
比如說環首刀連個正式的刀柄都沒有,若是切入了賊人的身體,稍稍被卡住,就難以拔出來。
哪像這馬刀,不但有專門的刀柄可以握住,不會輕易掉落,甚至還專門做了個護手。
而且這種馬刀,似乎是專門為騎軍而設,在馬上劈砍極為順手,若是在賓士時,連劈砍的力氣都省了,只管握緊了刀,馬匹衝過去。
若是運氣好,說不定就能直接帶起賊人的人頭方才切的那幾個木樁,趙廣已經想像得出戰場上切到賊人脖子的時候是個什麼樣子。
“這是六五式馬刀,”馮永開口道,“是騎軍在混戰和追擊的時候用的,當然是妙物。”
衝鋒的時候自然還是長戟和長槍好用,隨便戳戳就戳死個人了。
“六五式馬刀?”趙廣聽不懂,顯得很茫然。
“你不用管,只需要知道它叫六五式馬刀就成,是我師門裡的叫法。”
趙廣也不在意,他只管抱著這寶貝刀在細細端詳,“兄長所說的大禮,就是這馬刀麼?”
“這只是其中之一,是前些日子我讓東風快遞從南鄉送過來的,算是提前拿出來給你用。後頭你發現有哪裡不順手的,可以跟我說,我讓南鄉那邊再調整。”
馮永解釋道,“以前大漢沒什麼騎軍,所以有些東西我不便拿出來。現在有了隴右,又是趙老將軍親自鎮守,看來大漢以後定然會組建騎軍。”
“我那幾份大禮,可是都專門為騎軍準備的,有了它們,騎軍的戰力不可同日而語,皆說曹賊的虎豹騎乃是天下精銳。”
“我這幾樣東西若是給騎軍裝備上,天下精銳這四個字,怎麼著也是能配得上的。”
馮永的口氣很大,但趙廣卻很歡喜。
兄長的口氣越大,越說明是好東西。
趙廣對此深信不疑。
跟了兄長這幾年來,兄長什麼時候說過不靠譜的話?兄長就是個會玩的。
“那就這麼說定了,小弟這後半輩子就算是交與兄長了!”
趙廣歡喜無限,“這後半輩子能否領著天下精銳,可就全在兄長身上了!”
建興六年九月,大漢天子親自冊封向朗為顯明亭侯,光祿勳。
向朗以年高為由,向天子上表:臣今已六十有二,年過花甲而近古稀,既老且病,無餘力打理政務。若仍居高位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