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部分 (3 / 4)

部而已。(年報刊連載稿《趁火打劫》等,未完,筆者未統計在內。)

筆者不諱是白羽後人為先人寫傳。其優勢是瞭解內情,透過日常瑣事,對待生活寫作的隻言片語,理會其細微心理變化,比較準確地把握其人際交往、寫作過程和內心世界。缺陷是唯恐摻雜個人情感,難於把握分寸。筆者經歷了中國近幾十年的重大歷史變遷,很想以白羽武俠小說為綱,反映從戊戌維新到“文化大革命”這個時代的部分百姓、知識界的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演變;白羽一生思想比較活躍,也比較典型。筆者就大膽地作這一嘗試,力圖客觀、公正,並“心平靜氣些”(魯迅語)。客觀而言,白羽一生歷史相當清白,但他要在亂世生活、吃飯,接觸的人就不可能那麼“純潔”。筆者也想客觀地反映出來,如充當了漢奸的何海鳴介紹白羽刊出《十二金錢鏢》,《話柄》書名是周作人題寫,等等。筆者覺得客觀反映現實,現實意義就更大一些。筆者覺得用第一人稱寫回憶來,很受拘束,所以還是用第三人稱寫傳記。

為了行文方便,全書使用白羽這個名字。

筆者從職稱、學歷來說,勉強算個知識分子,但非中文專業科班出身;因整理白羽遺作被逼與文學結緣,現又涉及歷史、文學理論,寫起傳記來,真有點班門弄斧。好在筆者平日常高攀“文學”、“武林”同道,多有請教,有不當之處,諸位道友、前輩會樂於賜正的。

☆、附錄二:《淚灑金錢鏢》(白羽傳記小說)序

白羽怎樣開始寫武俠小說

宮以仁

天津作家、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馮育楠先生撰寫已故武俠小說名家白羽傳記小說《淚灑金錢鏢》近萬字,即將在天津《小說家》雜誌刊出和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育楠來函囑我作序,我胡亂寫上幾句話。

育楠名為寫先父宮白羽的傳記小說,實在是寫舊社會一代文人悲慘的生活、暗淡的寫作生涯,以及被摧殘的藝術才能和作品。

在此以前,育楠寫過兩篇報告文學,題為《文壇悲士宮白羽》、《一個小說家的悲劇》。兩個“悲”字和這個“淚”字,都用得好,既反映了作者對先父一生的同情和惋惜,以及對先父藝術才華的欣賞,也反映了先父八年間(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九年,其間中斷四年寫作)撰寫數十部近千萬言武俠小說的矛盾心境。

先父白羽一九三九年在自傳《話柄》的自序中說:“一個人所已經做或正在做的事,未必就是他願意做的事,這就是環境與飯碗聯合起來,逼迫我寫了些無聊文字。而這些無聊文字竟能出版,竟有了銷場,這是今日華北文壇的恥辱,我……可不負責。”這是先父生前的真心話。

先父白羽在“五四”前後,投身文學事業。二十年代初多次親聆魯迅先生的教誨,白羽的許多創作和譯文,得到魯迅先生巨筆的精心潤色,並向報刊推薦。可惜這類珍貴資料,我現在手頭上僅殘存一篇了,這就是先父以竹心署名、根據英譯本翻譯的俄國文學大師契訶夫的《壞孩子》,魯迅先生又據德文字校正,推薦發表在北京《晨報》副刊(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先父本來可以成為新文學運動的一員,但舊社會奪去了他的藝術生命。二十年代,他是在飢寒、冷眼中掙扎的十年;三十年代,他是在忙累、打擊中奮鬥的十年。在這二十年間,他總算寫過許多同情勞苦大眾、揭露社會黑暗面的創作,也寫過大量宣傳抗日救國的雜文。到了三十年代末,日寇侵佔天津,他不得不寫武俠小說餬口。

早在我國新文學運動初興的時代,一些文學批評家曾對武俠、言情小說掀起一陣批評運動。先父少年時很愛看俠義小說,青年時卻也寫過雜文指責俠義小說對青少年的毒害。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先父卻想借用讀者喜愛的這種文學形式,宣傳抗日救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