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部分 (3 / 5)

藤蔓也不浪費,嫩時能當蔬菜食用,清新微甜,可口的很。老了幹了,仍舊能夠作為飼料餵牛、餵羊、餵豬……是不錯的飼料。就連那些根系和不能吃的小紅薯塊,也能餵豬,豬愛吃還長膘。真正稱得上全身是寶,沒有糟踐的地方。

產量提高起來之後,吳小桐不再愁種塊,留足第二年的種塊之後,就帶人將紅薯掛起來晾曬,晾到水分流失一部分,皮兒稍稍有些皺縮之後,就洗乾淨了用大鍋烀。烀熟的紅薯柔軟如飴,甘甜如蜜,一剝開皮兒,地瓜油就會順著手指流下來……

這樣的紅薯趁熱吃香甜可口的很,切成片曬到七成幹,就成了柔韌甘甜的地瓜乾兒。就這麼吃,甘甜有嚼勁;用油炸過,則會變得金黃酥脆、甘甜美味;若是嫌油炸太膩,還可以用乾淨的細沙炒,炒至顏色焦黃起泡,就會變得酥脆濃香,還有地瓜特有的甜,同樣美味,卻與油炸又有不同。

吳小桐帶著婦人們將烀熟的紅薯切薄片油炸了,裹上一層薄薄的糖霜,就成了特別可口的紅薯糖。用粗毛竹桶密封盛了,一式兩份送去金陵和北平。

經過這幾年,雙溪鎮不但房舍道路水渠作物都有了很大的成績,人才挖掘培養上也很有成績。

陳秋生認識些字,之前也做過小生意,一些基礎賬目都能算得來。劉胖子的兒子玉良也是學過做賬經營的,還有陳秋生的弟弟陳平安、林川、林大山等人,都能寫會算,吳小桐將這幾個人組織起來,突擊培訓了幾個月,將現代財務做賬和報表的方法交給了他們,又讓徐褚教了些打探、交道的本事,還讓老蒼頭拿了十幾種常見的毒藥、蒙藥,教會這些人辨識,種種種種培訓合格後,交給徐褚帶著,陳秋生和林川去了金陵。陳平安和林大山則去了北平,買門面開鋪子,不是飯館也不是雜貨鋪子,卻是開的都是茶館,售賣的就是雙溪鎮產的神仙茶和霜鋒,當然,也售賣時下備受推崇的茶湯。紅薯糖、紅薯片,紅薯脯等就作為茶館中特色小食供應。因為新奇稀罕、味道又確實美味,竟很快開啟了名聲,第二個月就見了盈利,之後,一月比一月收益高,竟成了兩棵搖錢樹。

當然,每年的茶葉和山貨等物送去金陵、北平也不是白送的,自然有人暗中照應著,雙溪鎮的茶館不起眼,卻生意興隆,沒有什麼麻煩上門。

兩年來,山外的形勢有所變化,卻變化不大。

裴暘升任大軍統帥之後,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力挽齊軍的敗勢,將戰線鞏固在了桐城一線。

北方大寧的傅公子似乎也不急於一統天下,而是與齊軍對峙的同時,在北方興兵,不但將東北、西北的齊朝疆域完全收攏,而且將遊牧部族所佔的草場佔下大片,並驅使俘虜來的部族人養馬養牛羊,相當於建了個戰馬的供應基地,能夠為寧軍源源不斷地輸送戰馬。而偏於南方的齊軍,卻沒有這等便利,北方完全被寧軍佔領之後,算是徹底地斷了戰馬的來源,一時,齊地馬匹價格飛漲,一匹駑馬原來不過十兩銀子,眨眼間,已經能夠賣到五十兩,還有價無市。

但南北暫時休戰的局勢,還是給了民生一個恢復的機會。

再出山,已經不再是滿眼荒蕪,十室九空,百姓們開始定居下來,耕耘勞作,繁衍生息。

消失了兩年的神仙草商人,也再次出現在了雙溪鎮。而且,很快,這些行商見識了雙溪鎮的巨大變化後,不僅僅只收購神仙草了,還想著收購雙溪鎮的紅薯幹、紅薯糖;還有雙溪鎮的冷水魚、蟹,甚至青殼螺螄;還有雙溪鎮培植出來的木耳、蘑菇,個頭兒整齊乾淨沒砂石不說,量也充足;還有雙溪鎮出產的稻米、麥子,都是一樣的稻子、麥子,雙溪鎮出產的卻格外飽滿,口感也好上許多。至於吳小桐剛剛培育的茶葉,也有心思靈動的商人想要收購,奈何產量太少,送人之後,連自家茶樓都不夠用,更沒有賣給他們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