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憶一邊說著,一邊夾起一片蔓菁,悄悄丟到阿蟲碗裡。
埋頭悶吃的阿蟲沒注意,咬了一口後才覺得不對,就想吐出來。
“不許吐,吃下去!”
張小四拿出長輩的模樣,訓斥道。
阿蟲抬頭看了一眼姨母,又看了一眼阿母,終是不敢挑食,皺著小臉,閉眼胡亂嚼了幾下就嚥了下去。
關姬沒有管張星憶這點小動作,她若有所思地看向馮永:
“四娘所慮甚是……”
涼州胡人之亂持續百餘年,大部分人聽到西海郡的胡人有異動,第一個想到的,基本都是胡人又想要作亂。
突然冒出個馮郎君,大夥一時竟是沒反應過來。
被涼州不少胡人當成救星的馮刺史“嘖”了一聲:
“現在涼州境內的胡人都吃不飽,北邊的胡人再過來,哪來糧食喂他們?”
關姬有些憂慮地說道:
“可若他們真是過來投靠刺史府,我們派人阻攔,只怕對阿郎的名聲有礙。”
所以說做壞人比做好人要容易得多。
馮刺史也是皺眉。
這些年來刻意攢下的名聲,是治理涼州的重要條件。
不然在遭遇白災之後,為何胡人還願意乖乖配合?
就是因為馮郎君這個招牌響噹噹。
因為隴右胡人的待遇,涼州胡人都願意相信馮郎君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砸自己招牌這種事情,雖能解一時之憂,但帶來的傷害卻是長久而巨大。
更何況教化胡人是政治正確。
夷狄遠道來投,這就是教化的表現。
馮永現在已經是一方大佬,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他真要把前來投靠的胡人拒之門外,名聲就別想要了。
“說來說去,還是錢糧的問題。”
馮永無奈地說道,“那就發債吧!”
“發債?”
關姬和張星憶皆是一愣,不明所以。
“拿刺史府後三年的賦稅作抵押,向民間借債。”
“前面不是已經借過一回了嗎?”
張星憶有些擔心地說道,“這才三個月不到,又借?再說了,現在正是糧價最高的時候,那些豪右也未必願意借。”
“上一回是向世家大族借,這一次是向涼州所有士吏借,定個高點的利息,以三年為限。”
十二月份借糧借錢的時候,馮永是與涼州世家豪族做了內幕交易的。
比如說毛紡織工坊的名額、涼州考課的部分內定人員、涼州羊毛的分配、毛料的額配等等。
沒辦法,世家大族所掌握的資源,實在是太過雄厚。
這還是在涼州,而且還是在馮刺史佔據主動的情況下。
真換了中原那邊試試?
從地方到朝廷,皆在世家掌控之中,不是誇張之語。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誰會願意借?而且就算是會借,等把訊息散開,恐怕也來不及了。”
馮刺史咬咬牙,祭出大殺器:“那就賣地!”
“賣地?涼州現在哪來的地賣?好地都讓世家佔完了,就算有八牛犁,墾荒也來不及……”
馮永目泛冷光,呵呵一笑:“我說的是賣西海郡的地。”
人都是逼出來的!
老子沒錢沒糧調動軍隊,難道還不能發行戰爭債券?
“不是說居延澤那邊水草豐茂,適合放牧嗎?我決定了,到時候就在那邊開草場,按畝賣,一畝收五百錢和兩石糧食。”
雖然不想讓羊吃人運動這麼早到來,可是形勢所迫,我也沒辦法啊!
“先定個小目標,賣他個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