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溝壑。
從第二天開始,狄烈與張銳所率的殿後隊伍,就不時碰到一伍或一什的先鋒隊獵兵,或押著夏軍士卒、或攜帶百姓,不斷交來給殿後隊看管。說是拔除夏軍沿途堡寨的俘獲。狄烈居然還在其中發現了當日在野外療傷時,所見到的那些被夏軍俘掠的殺胡堡百姓。
狄烈的殿後隊也是戰鬥隊,當然不能帶百姓一道,當下按排兩什獵兵將百姓全送往宋境的殺胡堡去。至於夏軍俘虜,有多少逮多少,全部隨軍而行。
五月初三酉時,狄烈率殿後隊人馬剛從一道狹長的峁子穿過,前方就見一騎揚塵而來,殿後隊立即馳出四騎前往截擊。不一會,就見五騎一齊奔回,向狄烈稟報:“稟報軍主,梁副指揮使回報,先鋒隊已至夏國銀州城下。”(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夜奪銀州
黃昏時分,狄烈與張銳、梁興及四名獵兵護衛,駐馬無定河北岸,各自用瞄準鏡及望遠鏡,察看無定河南岸六里之外的銀州城。
如此之遠的距離,兩倍望遠鏡是看不到什麼的,只有十倍瞄準鏡,能夠看清一些城池設施與守軍隱隱綽綽的身影,還有插遍城牆各處,在晚風中如無定河水一般盪漾的黃、綠、白、赤各色認旗。
這就是銀州啊,也就是後世的米脂,“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這是後世號稱“美女窩”的一方好水土啊。不過狄烈相信,現在銀州城裡,不會有什麼美女。要有,也早進獻給興慶皇宮裡去了。
此戰目標為什麼是銀州?這與銀州的特殊“履歷”有關。
銀州,處於西夏與北宋對峙的前沿。這個州城,曾在兩國近百年你爭我奪中,時入宋境,時為夏城。距今三十多年前,宋軍曾最後一次奪取銀州,但隨後兩國和議,銀州又旋即被“賜還”。前方將士浴血奮戰的戰果,卻在談判案桌前輕輕巧巧被送出去,此後直到北宋滅國,銀州一直在西夏控制之下。
一方面,西夏對其東南面的領土十分著緊,可謂寸土必爭,我搶你的包子可以,你不能動我的蛋糕,其國心態,大抵如此。銀州是西夏還被稱為拓拔党項時的肇興之地,更是其國產鹽的重要地區,此地對西夏而言,絕不容有失。
但另一方面,銀州又曾屢屢陷於宋軍之手。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迴圈往復,西夏人在心理上已具有相當的承受力。
如此一來,天誅軍打銀州,就會出現一個比較微妙的情況:銀州若失,西夏方面固然震驚,卻不致於憤怒如狂,以傾國之力來與天誅軍對撼;同時西夏也絕不允許銀州脫離其領土,它必定會想方設法。軟的硬的一起上。也要奪回來。
狄烈要的就是這個,無論西夏是先硬後軟,還是先軟後硬,都能達到敲山震虎。而且是三隻“虎”一起震的目的。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首要的還是如何儘快以儘可能小的代價,拿下銀州。
瞄準鏡的鏡頭中,銀州城並不大。也算不上高大雄渾,別說跟太原比,即便是與平定城相較,也頗有不如。不過作為邊境州城,銀州城防還是可圈可點的。城池為典型的四方形,開有四門,其城高二丈,夯土牆修葺一新,門樓、角樓、外城垣、護城河、女牆、雉碟、走馬道……一應俱全。
在州城的西側,每隔五里有一座丈餘高的小型烽火臺。因為銀州城不大,城裡沒有多少駐軍,一旦受到攻擊,就燃起烽火,逐級傳遞。向三十餘里外,駐守在彌陀洞的左廂神勇軍司駐軍示警救援。在州城東南側,據說有個採鹽場,但一直沒看到,估計挺遠。
狄烈一邊調動焦距,全方位觀察銀州城,一邊對身邊的張銳與梁興道:“我已向太原抽調生兵,就是第三混成旅,不日即可到來。你們想等三旅來後合兵一處才出擊,還是想獨立承擔攻擊任務?”
張銳與梁興互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