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re)。該片可謂集地下探險題材之大成。從這部電影裡可以發現,我們從不謀面,十分陌生的地心其實決定了整個人類的生存。地球外面包圍著一個無形磁場——“範艾倫帶”,正是由於它遮蔽了宇宙高能粒子,地球才能有生命存在。而範艾倫帶之所以存在,則是因為鐵鎳組成的地心在不停自轉。
影片裡,地面上突然出現了許多奇怪的災難:一些人在健康狀態下突然死去;鴿子失去定向能力,紛紛撞向樓宇;低緯度天空出現極光;強大的雷暴襲擊世界各地。科學家凱思透過研究判斷,地核正在逐漸停轉,是導致以上災難的原因。如果地心徹底停轉,範艾倫帶完全消失,地球上任何生命都將不復存在。
由於有政府高階科學顧問詹姆斯的支援,美國政府認可了這一理論。他們找到技術專家愛弗生,後者隱居在沙漠裡二十年,潛心研究地行器。這部機器前面用強力鐳射器作“燒熔發動機”,瞬間便能氣化掉遇到的一切。船身則由緻密材料建造,所承受的溫度越高,保溫能力越強。由於在熔岩裡無法使用光學攝像裝置,他們還研製了必要的X光裝置,觀測沿途中的一切。並且還為船員準備了能耐數千度高溫的防護服。
總之,《地心毀滅》中給“地行器”以科幻作品裡細節最豐富,最完整的構想。不過,即使這樣完備的地行器。仍然和其它作品裡出現的種種地行器一樣,雖然在岩石裡暢行無阻,神通廣大,但墜入岩層間的空洞裡便寸步難行。
美國政府決定由凱思、詹姆斯、愛弗生、宇航員瑞貝克等人組成搶險小組,駕駛地行器將十億噸級的核彈送入地心,依次爆炸,再將啟動地心自轉。地行器被沉入海溝,從地殼最薄處進入地層。在地獄般的環境裡,他們遭遇了地形複雜多變、計算失誤、船體破損等種種磨難,最終到達地心,完成任務。倖存的凱思和瑞貝克駕駛地行器,延著地幔裂隙回到海底,重返人間。影片中近一半情節是在明亮的熔岩伴隨下展開的,給觀眾留下了關於地心實際情況的深刻印象。
在《地心遊記》和《入地艇》裡,儘管地下世界生活著五花八門的生物,但都是陸地表面生物的變種或者遺孓。而美國作家哈里克萊門特(HalClement)在短篇名作《臨界因素》中,完全以地下環境為背景,描寫了一群奇特的智慧生命。它們的身體由比重小於水的液體碳氫化合物構成。熟悉化學的讀者知道,石油就是類似的成份。所以你可以把他們想象為“石油人”。
這些“石油人”的體形受意志支配,變化無常,頭在一座“城市”外,尾可達這座“城市”的中心。他們專門在巖縫中穿行,“象墨水透過吸墨紙”。不過,也不是所有岩石都任他們自由來往。較鬆散的石灰岩、沙岩可以,而玄武岩就不行。岩石不僅是他們的生活空間,也是他們的食物。這些“石油人”彼此間使用微弱的地震波交流。由於岩石傳導聲波的能力遠大於空氣,一個“石油人”的資訊可以釋出很遠。
這些生命擁有智慧,所以也分種族,彼此間更有戰爭發生。美洲下面的“石油人”和亞洲、歐洲下面的“石油人”相互作戰。有一個美洲“石油人”科學家名叫彭東。他滲透到岩石圈上部,發現了南極大陸,知道上面有“固體海洋”,也就是冰層,便回去力促“石油人”政治家們把固體海洋融解,更多地覆蓋地球表面,保護岩石不氧化。因為氧化後的岩石對他們來說就是毒藥。彭東提出的方案就是從下面穿透岩層,讓熔岩湧上南極洲,融化冰層。當然,受身體條件的限制,“石油人”從未到過地球表面,根本不知道上面還有人類生存,更不知道此舉如果真的實行,會令人類遭遇大難。
好在有一個叫德洛爾的“石油人”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奇特的力,其實就是我們人類司空見慣的重力。只不過石油人在細小的巖縫中生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