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怪獸> 第61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部分 (2 / 5)

寫為一個巨大的磁鐵礦。陰謀家要將其摧毀,再用自己製造的強磁鐵代之。同時,顧均正附加了註釋,總結科學家對磁極問題的研究,並宣告磁鐵礦並不是他對磁極問題的理解,僅僅出於小說編排故事的需要。

在當時,顧均正於科幻小說創作上,可謂“獨學而無友”。僅靠個人信念和直覺去創作。所以,作品裡有一些科幻萌芽狀態時的粗陋也不奇怪。比如在《和平的夢》中,作者遊離開故事主線,用數千字的篇幅介紹環形天線工作原理。在《性變》中,也用大量篇幅去介紹生物學界關於性變問題的研究,拖延了故事節奏。作為一個孤獨的早期探索者,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以理解。

縱觀世界科幻文藝發展史,科學界從未中斷過對這個藝術門類的指責,幾乎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顧均正既然成為第一位進行系統創作的科幻作家,也便在中國最早地承受了“偽科學”之類的指責。1939年11月1日出版的《科學趣味》一卷六期上,便有一封讀者來信對顧均正的作品進行批評,指責它不合科學,“不要使學淺的我們,中了它的毒,而把科學歪曲了。”(《是是非非“灰姑娘”》385頁,葉永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此視為顧均正作品影響力的體現,畢竟批評也好過默默無聞。

顧均正在中文科幻小說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這些作品構思精密,情節複雜,人物眾多。而且有許多驚險小說和懸疑小說的成份。如果不是限於當時條件,只能在少兒科普類刊物上發表,他本可以將它們寫成長篇作品。以《在北極底下》為例,這篇作品的立意已經和當時的世界科幻主流沒有差別。小說中試圖改變地磁極的陰謀家卡梅隆,和《壟斷雷電》(英國科幻作家格里菲斯著)中的卡爾弗特、《空氣販子》(蘇聯作家別利亞耶夫著)中的貝利屬於同一型別。可以說,顧均正在三四十年代的背景下,已經將中文科幻提升到了當時科幻小說的世界水平。

顧均正的這一成就,直到六十年代後才被香港的倪匡突破。而大陸科幻作家則要晚到七十年代末,才出現了在文學上更成熟的作品。頗為不解的是,五十年代,中國科幻第一次大潮興起時,當時作為科普出版社編輯的顧均正並未參與其中,甚至對自己曾經寫過科幻小說也不作宣傳。還是葉永烈在八十年代初,從故紙堆裡把這些作品翻找出來,才免於逸失。顧均正為何如此,成了一個疑問。

不僅筆者對此不解,1988年希望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少兒科普作家傳略》中,為顧均正作傳的唐錫光就說:他寫過《和平之夢》、《倫敦奇疫》、《在北極底下》等科幻小說。這是他的嘗試之作,很成功的,不知為什麼後來他沒有再寫。(見該書43頁)這個疑問只有等有情人來破解了。

(小花絮:顧均正的孫子顧備現定居新加坡,並組織了當地最有影響的科幻社團。可謂有家學淵源。)

第三節:其它科幻成就回第三章

民國肇始,“賽先生”與“德先生”一起,成為蒸蒸日上的朝陽文化形態。學習科學不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轉而成為青年學子晉身的正途。而中國文學也經歷千年未有之劇變,開始了白話文時代。民國時代的科幻小說在這個大背景下,延續著清末科幻的嘗試和創新。

由於在中國本土沒有淵源,翻譯世界科幻名著仍然是這個時期中國科幻發展的重要內容。凡爾納、英國作家威爾斯(H。G。Wells)、柯南道爾 (ArthurConanDoyle)的科幻小說陸續被翻譯進來。1917年,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茅盾翻譯了威爾斯的科幻小說《巨鳥島》,譯名為《三百年孵化之卵》。

後來成為政協常委的香港著名實業家安子介,在二十六歲時,曾經和艾維章一起,翻譯了美國科幻作家塞爾維斯的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