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印、日相繼捲入世界大戰的情形。“末日之門”是一群國際恐怖分子制定的以網路為襲擊目標的計劃。在該作品發表時,因特網剛剛進入中國,《末日之門》成為中國早期網路科幻小說的典範。雖然2000年已經過去,但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使得它至今仍然擁有大量讀者。
以深入描寫社會現實為特色的當代作家梁曉聲也創作有科幻色彩的作品《浮城》,描寫一個沿海城市與大陸斷裂後,城內幾百萬人的處境。其科幻構思頗似日本著名科幻小說《日本沉沒》。另外,畢業於醫學院校女作家畢淑敏也創作了一些科幻色彩的作品。
筆者每每與各出版社編輯接觸,提及“科幻世界系”中主要作家的名字,除楊鵬外,他們都感覺很陌生。而《科幻世界》的讀者群,也幾乎完全不知道在這個圈子之外,仍然有一批作家寫科幻小說。同屬於中國科幻界的兩個圈子涇渭分明,是一個相當令人遺憾的現象。
第三卷:中國科幻文學史 第七章:新生代作家(3)
三節:其它成就與問題
雖然從作品種類、藝術水平、發表總量上講,中國科幻在這一時期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階段,但受出版業大氣候的影響,七八十年代科幻小說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發行量的盛況不復存在。張之路作品幾萬冊的發行量,在當時就已經是記錄了。科幻文學在遠為寂寞的環境下慢慢地復甦、成長。
這一時期裡,主流文學雜誌幾乎不再發表科幻小說。專業文學出版社對此也不涉及。199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七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二十五世紀的人》。該書與科幻完全無關,但卻被冠以“科幻小說”的名稱,受到科幻界人士的詬病。這一例子說明目前純文學出版社的編輯對科幻小說十分陌生。
受中國作協有關部門委託,青年科幻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的楊鵬透過考查,撰寫了《90年代中國科幻文學掃描》一文。在這篇文章裡,楊鵬從縱橫兩個方面對整個九十年代科幻作了非常準確的評價:“當七十年代末中國文化百廢待興時,科幻文學與主流文學一起復興,一起學習國外創作的先進經驗。但是當九十年代中國科幻再一次復興時,主流文學已經“經歷了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尋根小說、先鋒小說、新寫實小說等一個又一個文學思潮,作家們的寫作水準越來越高,趨向成熟。科幻小說在這期間一直是一個零生產狀態。到了九十年代,當純文學將國外的各種文藝思潮操練了一遍,出現多元化格局的時候,剛剛復甦的中國科幻小說在審美和藝術水準上只能望其項背,有些科幻作品在藝術性上還不如八十年代的作品。”《文藝報》
這一時期,在大量作品湧現的同時,科幻評論工作也從無到有,逐漸發展起來。吳巖、韓松、星河、鄭軍、嚴蓬等人比較系統地分析科幻作品,創作評論文章。一些媒體界朋友也對科幻文學給予了足夠關注。其中有《科技日報》社副主任尹傳紅、湖南經濟廣播電臺王欣然、等等。不過,科幻界自身的聲音還不十分強大。目前社會上有關科幻文學的流行輿論,往往出於非專業人士之口,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縱觀整個九十年代。大陸科幻小說完成了與世界科幻主流接軌的任務。當今科幻主流不再是凡爾納時期對科學的單純歌頌,而是表現一兩個世紀以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種種蔽病,提出問題,進行反思。適度的反科學傾向是當今科幻的主色調。而大陸科幻小說已經接受了這一主色調。
科幻小說是文學大家庭中的一員,這已經成為當代科幻作者的共識,大家普遍追求作品的文學趣味。在各種筆會上,作者們討論的核心不再是作品的內容,而是它的形式,是它的藝術表現方法。這種文學自覺性使得科幻小說的藝術水準大步提升。
另外,中國科幻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