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微笑著謙虛了一番,然後說道:“其實律詩的對仗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就能寫出不錯的對仗詩句。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詞彙和表達方式,讓上下句相互呼應,意境統一。而且,多讀多寫也是提高對仗技巧的有效途徑,可以透過閱讀經典的律詩作品來學習古人的對仗技巧,同時也要不斷地練習寫作,積累經驗。”
接著,他詳細解釋了對仗的基本規則:“首先,對仗的上下兩句要字數相等;其次,平仄要相對,即上聯的平仄與下聯的平仄要相反;再次,詞性要相同,比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還有,結構要相類,即上下句的語法結構要相似或一致;另外,出句和對句的字不能重複;最後,對仗聯出未字必須是仄聲,對句末字必須是平聲,並且入韻。”
苗芳聽後不禁感嘆道:“好難呀!原來古詩這麼難學啊!”
楊柳也附和道:“是啊,怪不得現在人很少學,古詩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呢。”
楊濤耐心地解釋道:“詞彙的分類是對仗的基礎。詞彙大致可以分為九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顏色詞、方位詞、副詞、虛詞和代詞。其中,名詞又可以細分為十四小類:天文、時令、地理、宮室、器物、衣飾、飲食、文具、文學、植物、動物、形體、人事和人倫。”
海珍有些疑惑地問道:“這麼多類別,我們怎麼可能都記得住呢?而且,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副詞對副詞等等,光名詞就有那麼多種,我們能全部記住嗎?”
楊濤無奈地笑了笑:“確實不容易,但也只能用死記硬背這個老辦法了。那為什麼要講究對仗呢?對仗的作用又是什麼呢?對仗其實是一種修辭手法,它的作用在於讓文字具有整齊的形式美。押韻和平仄屬於聽覺藝術,而對仗則更像是視覺藝術。此外,對稱原則也是自然界萬物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我們古人將對稱原理引入到詩詞格律當中,使得對稱美也成為了詩詞格律中的一部分,從而大大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
聽到這裡,苗芳和楊柳還是搖著頭,表示難以理解。
這時,楊濤接著說:“你們喜歡聽歌嗎?這麼說吧,如果把李白比作韓紅,杜甫比作李娜,然後讓他們都來演唱《青藏高原》,那麼這之間的差距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大家都知道韓紅唱歌非常出色,幾乎沒有人會有不同意見,但是與李娜相比起來,這差距就一目瞭然了。原因何在呢?因為只有李娜的歌聲才堪稱天籟之音啊!她在高音部分的表現輕鬆自如、遊刃有餘,而韓紅則明顯需要用力去頂才能完成高音部分,顯得相當吃力且不夠自然。僅僅從開頭第一句就能看出這種差別,韓紅無論如何也是學不來的。其實,杜甫的詩作對仗工整,可謂精妙絕倫,很多時候,我都是透過欣賞他的詩作來提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
李詩和杜詩之間的差距,可以透過對仗的方式明顯地看出端倪。毫不誇張地說,李詩與杜詩相比,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之上。杜甫的詩作堪稱當今對仗的最佳典範,不僅古人難以企及,就連現代人也望塵莫及。可以說,杜詩是律詩中的翹楚,而在此基礎上,對聯應運而生,並汲取了杜詩的精髓。”
“那麼為何如今社會上有眾多的李白粉絲,而杜粉卻寥寥無幾呢?”楊柳好奇地發問。
“你說得沒錯,試問一下,現代又有幾個人能夠完整地讀完《唐詩三百首》呢?苗芳、楊柳,你們倆是否完整讀過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吧!不過我倒是知曉海珍曾通讀《唐詩三百首》。然而,這又能證明些什麼呢?難道這意味著杜詩不及李詩?亦或是李詩遜色於杜詩?其實這些都難以定論,但苗芳、楊柳卻早早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你們不妨談談各自的看法,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呢?”
苗芳道:“政治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