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喜歡三李詩嗎?三李就是好。杜甫,白居易不是哭哭啼啼詩嗎?我就下結論杜詩不如李詩。”
楊柳笑著說:“苗芳啊,你這樣評價詩歌可太簡單粗暴了。我們不能僅僅根據某個人的喜好或者某些片面的觀點來評判詩歌的好壞呀。而且,詩人的作品風格和情感表達都是多樣的,不能一概而論。”
苗芳皺起眉頭,不解地問:“那你說說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楊柳想了想,回答道:“也許是因為李白的詩歌更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而杜甫的詩歌則更多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苦難和艱辛,可能需要讀者有一定的閱歷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以,不同的人對他們的詩歌有著不同的感受和評價。”
苗芳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嗯,你這麼一說,好像有點道理。但是,我還是覺得李白的詩更好一些。他的詩裡充滿了豪情壯志,讓人感覺很灑脫自在。”
楊柳笑了笑,說:“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嘛。但我們也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不要輕易否定他人的觀點。畢竟,文學藝術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楊柳又接著說道:“我經常開啟今日頭條,看到有很多人在那裡討論李白的詩歌,並且將他視為唐詩中的第一人。這種說法應該沒錯吧?”
海珍回答道:“我曾經閱讀過《唐詩三百首》,但我很少說杜甫的詩歌不如李白的話。實際上,我深知杜甫的詩作要比李白的好得多,但卻無法確切地說出原因所在。直到今天聽到楊濤的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李白之所以對崔顥的詩讚賞有加,正是因為他難以寫出如此完美對仗的詩句。而對於杜甫來說,這樣的技巧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楊濤繼續說道:“就像苗芳和楊柳,她們甚至連《唐詩三百首》都未曾讀過,因此她們的觀點很難讓人信服。據我瞭解,大約有七成的人都沒有讀過《唐詩三百首》。這些人就如同苗芳、楊柳一般,談論起李白和杜甫時,往往只是隨聲附和而已。他們大多是教材或政治家的應聲蟲,缺乏自己獨立的見解。至少,我們還是應該先讀完《唐詩三百首》再來探討這個問題吧!至於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這本書,簡直就是雙重標準。凡是對李白有利的事情,都會被他誇大其詞地渲染;而對李白不利的事情,則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
海珍聽完楊濤的話,她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領悟的神色,若有所思地說道:“原來如此,看來我得多揣摩杜甫古詩,學習一下他對仗了。”她的目光閃爍著堅定,似乎已經下定決心要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董師傅見狀,微笑著鼓勵道:“不用著急,慢慢來。寫詩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地積累和磨練。只要堅持下去,相信你們都會有進步的。”他的聲音充滿了溫暖與鼓舞,讓海珍等人感到一股莫名的動力。
大家紛紛表示認同,認為只有透過不斷學習,才能真正掌握寫詩的技巧。
楊濤興致勃勃地說:“你們可以多去聽聽李娜版的《青藏高原》,再對比一下韓紅版的《青藏高原》。”
他接著解釋道:“為什麼韓紅等歌手不敢翻唱李娜的《蘇武牧羊》呢?就是因為她們的音域達不到要求啊!還有李娜的歌用情在唱,她的聲音傳出很多東西,現在的歌手沒有人能達到。”
這個說法讓大家感到十分新奇,苗芳和楊柳等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圍繞杜詩展開了一場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大家開始探討杜甫的對仗方式,仔細研究每一種的平仄、押韻和意境。他們相互切磋琢磨,共同品味每一個字的韻味。
“杜甫的對仗真是太精妙了!”苗芳感嘆道。
“是啊,他的詩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意境深遠,讓人回味無窮。”楊柳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