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老資格了。中國現在在孵化器裡孵化的有5萬家企業,100多萬人,其中90%以上受過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這些企業研發的生產應用類技術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這是中國技術創新大軍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這股力量的存在自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他們認為這是中國改革的一項重要成就。因此在2005年的APEC會議上,一些國家要求中國要履行大國義務,向其他國家輸出孵化器模式。
但就是發展得很好的中國孵化器事業同樣遭受了身份之困。目前中國600餘家孵化器中90%以上仍然是政府主導,也就是說它是要依靠政府輸血的,不具備自生能力。而且這種體制之困決定了它們難以在更高層面的服務上有更大作為。
最初的孵化服務是比較簡單的註冊、培訓、後勤等服務,但是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它們所需要的服務也在升級,它們需要的高層次法律、管理以及投融資服務,孵化器已經難以為它們提供。尤其是孵化器受限於現有體制,在投融資服務上難以滿足中小高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根據發表在《科技創業》2005年第1期上的《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問題研究報告》,中小科技企業融資覆蓋率大約只有20%~30%左右,同時,由於我國投融資市場體系的不完善,引進風險資本的成功率很低,一般不超過5%。研究人員對孵化器的調查過程也證明了這一點,一方面投融資渠道建設最為關鍵的因子被提取出來,另一方面又無法進入孵化器績效評價的迴歸方程,這充分說明了投融資服務是中小高科技企業的現實需求,然而科技孵化器的現有運作模式卻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解剖孵化器
2008年5月,四川成都教育科技園找到工作室,希望就其未來發展戰略問題進行合作。這也是一家老資格的孵化器,始創於1994年,前身為四川省各大專院校科研專案成果轉化基地。與許多政府背景的孵化器不同,成都教育科技園從一開始就是民營的。2005年12月,經省市科技管理部門推薦,教育科技園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成為全國首家純民營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民營的背景使得它最初的道路走得更為艱難,但是也為後來的運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如今的教育科技園已擁有孵化場地及配套設施4萬平方米,形成了年產值3億多元,年稅收2000萬元的孵化規模,成為一家以電子資訊為主,生物醫藥、新材料為輔的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器。同時,為進一步探索一條為科技企業提供從研發、中試到產業化全過程的創業服務之路,教育科技園又投資建設了獲得“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稱號的成都海峽中小企業科技園。
作為一家孵化器企業能夠做到這樣的規模已經相當不簡單,而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能夠走到今天更不容易。因為孵化器作為一種服務提供商在相當程度上分擔了政府的職能,提高了企業成活率,解決了就業問題,增加了稅收,所以孵化器一開始是由政府直接投資並且直接走到前臺來服務的,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出現多種資本混合的形式。 。。
孵化器之困(3)
對於政府而言,堤內損失堤外補,對孵化器的投入可以從就業、稅收上面獲得回報,但是對於孵化器,尤其是自負盈虧的民營孵化器來說,從在孵企業身上獲取的回報相當有限,而相應的風險卻不小,其付出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樣的模式在短期內可以透過一些政策或者補貼的方式來彌補,但是對於一家要考慮十年甚至百年大計的企業來說,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必須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既為在孵企業提供優質服務,也搞明白自己的蛋糕在哪裡。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