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好萊塢之王123讀> 第240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0部分 (3 / 5)

節和場面,難道不是一部出色電影所應該擁有的?”美國人半嘲笑的寫道。

“請注意,優點是優點,缺點是缺點,不能因為存在優點而忽視缺點,更何況這缺點很可能大過優點,從而影響到電影的整體素質”參加試映的英國影評人雖然比美國人影評人少,卻在嘴仗上面絲毫不落下風。

兩種矛盾的尖銳的觀點撞擊在一起毫不相讓,95年12月的中旬,娛樂新聞中除了那些固有的八卦緋聞以及各種爭奪聖誕·新年檔的電影外,就數關於《勇敢的心》的嘴仗最引人注目了。這在普通人當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就像阿德里安當初那部《霍華德莊園》那樣被勾起了好奇心,一部怎樣的電影會讓兩個國家的影評人如此爭吵不休?

“當然,我當然要去看,能吵成這樣,應該是部很意思的電影,不是嗎?”某位英國人在街頭被記者問道後如此回答。

“那還用說,奇蹟導演的作品肯定很出色。”美國人則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支援。

隨著嘴仗的發展,其他國家的媒體也都被捲了進來,國記者就表示很期待這部電影上映,一來想要知道阿德里安到底把那段歷史修改成什麼模樣了,二來很看好蘇菲·瑪索的表現。反而是同一國家的蘇格蘭媒體卻向之前那樣,藉口沒有人參加試映不清楚電影的具體內容而保持中立,即使有部分人想要鼓吹下蘇格蘭獨立的光榮的歷史,也因為沒有參加試映而且收集的資料不全,英格蘭和美利堅的媒體又各執一詞而作罷。

雖然如此,卻並不能讓嘴仗停止,最後連《太陽報》也坐不住了,放棄了已經再無進展的奇蹟導演的緋聞,然後分別在英格蘭和蘇格蘭故意做了兩次調查,內容是是否支援奇蹟導演的新電影。最後的結果是在英格蘭,支援僅為15·2,無所謂為23·4,不支援的為61·4;而在蘇格蘭,不支援為8·4,無所謂為21·5,支援率為70·1。和之前一樣,不做評論只是把資料列出,用心不可不謂“險惡”

這樣的調查實在沒什麼意思,即使隨即抽查10000個人也不能代表整個地區的意見,可讀者們就吃這一套,於是又引起了一番討論。

最後,就連一直對此事不發表任何意見的阿德里安,也終於在記者的追問下說了兩句。

“這只是部電影只是個故事,它講述的不完全是歷史,任何改編都是一次再創作,你不能完全要求它符合某些你認定的事實。我理解他們的心情,我也同意任何一位歷史學家都可以從中挑出幾十處錯誤……事實上,關於歷史題材的電影向來如此,而且挑錯誤也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不認為製作這樣一部電影有什麼問題,與其認為這宣傳了一種錯誤得歷史,不如想想如何向那些看了電影覺得疑惑的電影介紹真正的歷史。”阿德里安是這麼說的。

他當然明白英國人在想什麼,並且在心裡有著那麼一點沾沾自喜,梅爾·吉布森雖然也引起了一些爭論,卻無像他這樣弄得滿世界風雨。說到底,英國人大概是有種背叛的感覺,再此之前,阿德里安一直有個最瞭解英國的美國導演的稱呼,從《霍華德莊園》到《艾瑪》,都很好得體現出了那種英式莊園風格,英國人對美國人難免會有種驕傲的感覺,如此一來,這種驕傲就更盛了,也就相應的吹捧起了阿德里安,就像吹捧出演了英國人物的格溫妮絲那樣。

可現在卻拿威廉·華萊士這個當時的叛國者以及蘇格蘭獨立為題材製作電影,還冠以自由的頭銜,要說不憤怒不生氣那絕對是假的,雖然蘇格蘭現在不可能獨立出去,但這種話題依然相當讓人討厭,尤其是還會向其他國家宣傳錯誤得歷史……不要小看電影的宣傳作用。所以英國人會有這種被背叛的感覺,哪怕之前的吹捧很大程度是一廂情願,攻擊起然也不遺餘力。

當然,阿德里安並沒有放在心上,他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