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筆者的最新觀點,卻傾向於反對這種批評。科幻文學不僅並非在人物塑造上很失敗。相反,它將傳統文學的人物觀大大提高了一步。也正是因為這樣,運用傳統文學理論根本發現不了這種進步,更不用說理論概括。在本章中,筆者將從科學家形象和非人角色兩個方面,介紹科幻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處。
第一節:科學家形象
一個人物形象能否流傳開,除了作者自己的努力和功力外,評論家的品頭論足是絕不可少的。試想,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論文和專著在分析“包法利夫人”、“卡西莫多”、“桑地亞哥”、“阿Q”,他們怎麼能長存在藝術世界裡呢?
讀者會問,評論固然可以提升一個人物形象的知名度,但如果某個人物形象根本不出色,評論家為什麼要浪費筆墨分析他呢?這個規律在主流文學界或許講的通。對於科幻文學來說就不同了。科幻文學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一大貢獻,就是塑造了許多生動的科學家形象。作者在創作這些形象時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這些形象本身也飽含著人性的光輝和激情。惟一的問題是,這些感情,這些愛與恨、苦與樂、痴與迷都與科學有關。主流文學評論家如果根本讀不懂相關的情節,又怎麼能分析出其中的藝術價值呢?
縱觀科幻文學,其中的科學家形象層出不窮。在文學理論中,把人物性格分為“扁平型”和“圓整型”兩種。所謂“扁平”人物就是由單一性格特徵或很少幾種性格特徵構成的人物。《文學理論要略》212頁,童慶柄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具體到科幻作品而言,其中的科學家形象大多是扁平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一、天才型
作者把這類科學家塑造成一個天才,智慧遠遠高於世人。他們大多並不勤奮。但於腦筋飛轉之間,便解決了各類問題。而普通人,甚至其他職業科學家,與他們的才智都相去很遠,非仰視不可見。
別利亞耶夫筆下的“瓦格納”教授,就是天才型科學家的典型。他幾乎魔術般地完成了各種發明:人腦移植、虛擬現實……凡是疑問,只要請教他就行。
劉慈欣在《球狀閃電》,以及一系列短篇中,塑造了一個天才型科學家——丁儀。在《球狀閃電》裡,中蘇兩國許多“勤奮型”科學家努力多年,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仍未能一窺門徑。這些幾乎佔全書三分之一篇幅的不懈努力,反襯了丁儀的天才。他不修邊幅,衣著隨便,外型頗不令人信服。由於他的理論觀點與傳統觀點相去甚遠,合作者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相信他的判斷。
二、勤奮——奉獻型
這類科學家多在小說裡“拋頭顱灑熱血”。在他們身上,凝聚著科學探索的艱苦,以及勇士的頑強。作為人類一般情感的勇敢、堅忍,在他們身上具體地化作對科學探索的不洩追求。
在《地球凌日》中,埃文斯作為惟一倖存的宇航員,明知自己無法獲救,時日無多。但因為他能看到“地球凌日”,成為全世界惟一目睹這個宇宙奇觀的人。內心裡竟然充滿了幸福感。整篇作品只是描寫在他氧氣耗盡前最後一段時間裡,如何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地球凌日”。小說中不停地出現倒計時,既是地球凌日現象的終結,也是埃文斯生命的終結。作為科學家,他並沒有作出什麼發明發現。在他身上,視死如歸的豪情,具體地體現在科學領域裡。而不是象傳統小說那樣,體現在戰場上。
在《人類之聲》中,一群科學家守在一個破舊的射電望遠鏡觀察站裡,尋找外星人的資訊。這個研究竟然持續了五十年,前後幾代人,並且一無所獲。在如此寂寞,並且毫無成果的前提下,他們仍然在堅持。作者岡恩用一個記者的口,講出了這幾代人為同一科學事業作出的巨大犧牲。他們並不是天才,但人類的科學事業確實是以這些勤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