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科幻戰艦> 第89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部分 (1 / 4)

分開,同時也就把科幻小說與魔幻小說明確分開了。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五章:科幻文學的兩側疆界(2)

第二節:科學小說

幾乎就在筆者剛剛接觸中國科幻圈的時候,便聽說了四川綿陽一隅,有一位叫汪志的人,長年宣傳“科學小說”。不過,每當我向圈內人士問起此人,對方或者笑而不答,或者不屑一顧。即使九八年我到成都《科幻世界》雜誌社工作,離綿陽僅兩小時車程,但多方打聽,仍無法瞭解此人的下落,更無從知道他在作什麼。

這隻能更加深我的好奇心。雖然一直沒有讀到他本人的文字,但幾年來,多少也從別人的轉述中聽到一麟半瓜。而且,本人對“科學小說”本來也有些萌芽狀態的思考。從邏輯上講,既然有寫“科學幻想”的文學,自然還可以有寫“科學現實”的文學。2003年初,我把自己有關“科學小說”的看法寫在《科幻文藝》一書中。該書上網後,終於得到了汪志本人的回應。我們在網上交流多次。後來,他給我寄來了《論科學小說》一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以及他創作的,慣以“科學小說”名稱的作品《無名島上》(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這樣,筆者對此才得以一窺門徑。

以一己之力,幾十年如一日去宣傳推廣一個文學門類。這幾乎算得上文學史上的奇觀了。這個奇觀的創造者汪志,於1945年3月25日出生於四川省綿竹縣。1962年,僅有十七歲的汪志便產生了“科學小說”的萌芽想法。1966年,他寫下了《科學小說的時代精神——看科教電影的啟示》。正式提出“科學小說”的概念。1981年,汪志正式創作了《科學小說淺談》,系統地講述他對科學小說的認識。

當時,正值科幻小說處在潮頭,大紅大紫,“科學小說”的概念很難被人理解。不過,確實有一些人士,至少從邏輯上認識到,還應該存在著另外一種寫科學的文學。“《科學之窗》1980年第四期的‘致讀作者’中指出:如果科學小說都是幻想小說,那就太狹窄了”。“希望多寫一些歷史和反映現實生活的科學小說和報告文學,以文藝形式介紹自然科學的歷史和現狀,提高讀者閱讀興趣,幫助讀者瞭解科學”象這樣明確地指出科學小說的意義和作用,在我們所接觸的科普刊物中,還不太多。《論科學小說》66頁

汪志要宣傳“科學小說”,首當其衝便要與最近的鄰居——科幻小說界發生爭論,以爭取這個新文學門類的生存空間。有人來“搶地盤”,也自然會引起科幻界裡一些人的反感。知道這些原由,筆者也能理解先前目睹的那些反感態度。不過,筆者覺得,這裡面除了“領地意識”外,交流不暢也是個原因。汪志曾經明確地表達過這樣的態度:我提供科學小說的寫作,一點也不排斥其它文學和科普創作的形式,特別是科學文藝作品中與之有接近的科幻小說和科學故事等等。科學小說只能起到它應該起到的一些作用。和任何事物一樣,科學小說也不可能沒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尤其對一部具體的作品來說,更是如此,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橫加指責,更不能肆意苛求。《論科學小說》25頁。這與筆者先前確定的那個研究原則:“文學門類在藝術上無高下之分,只有個性之別”,是一致的。如果科幻界人士能夠理解汪志的立論原則,反感情緒會不會少一些呢?

從那時開始,汪志便將有關論文寄給科學界、科普界及文學界朋友,以求得支援。給予他最大支援的莫過於錢學森。在《論科學小說》一書中,作者多次表達了對錢學森的感謝,並且引述了錢學森的有關看法。在科幻界,劉興詩等人也對他的努力持鼓勵態度。文學界則有馬識途、秦牧等人覆信以示鼓勵。

除了理論研究外,汪志也致力於小說實踐。對於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