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奇,仔細看去,從窗裡也可以看到裡頭坐的是孩童,但卻沒有讀書聲傳出來,於是再走過去。
這個教室此時教的是數學,老師是阿梅。
阿梅自不用跟在馮永身邊隨時服侍之後,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就多了起來。
於是馮永便要求她每日都要來學堂教兩堂數學課。
識字的先生馮永不缺,因為他曾與何家做過交易,何家給他送過來一些無節操文人。
所謂無節操文人,就是隻要給錢給糧,你想讓這些文人教什麼,他們就會教什麼甚至讓他們給學生洗腦說馮土鱉是天神下凡都可以的那種無節操。
當年劉備入蜀,也不是全部人都支援,總有那麼一些反對的人。
後來歷史證明了劉備才是勝利者,如果那些反對者有名聲,有才能還好說,少說也會得到安撫。
就算是世家的人也沒什麼事,最多也就是關上門自己嗨就完了。
最慘的反而是那些跟在後面吶喊助威的小地主或者“懷才不遇”的文人,本想撈點湯喝,沒想到鍋都換了主人,所以到最後只能找地方躲起來。
只要大漢還在一日,這些人就不可能有出頭之日。
何家好歹也是大族,所以為了名氣,也收留了一些。
後面何忘和某隻土鱉做了交易,知道的土鱉的需求之後,於是又把這些人打包送了過來。
上天無路,下地無門,誰要是還想要節操,馮土鱉就敢讓他去撿肥皂當然,這時候還沒有肥皂,但能撿的東西多了不是?
所以就目前這點學生,教識字的先生是足夠的,但缺教數學的人。
除了阿梅,馮永自己也經常過來親自教數學,事實上他還是這個學堂的山長。
“那女先生,教的是什麼?”
看不懂黑板上面的字元,蔣琬很是不恥下問地問了一聲,而且儘量壓低了聲音。
“算學。”
馮永回答道。
在馮土鱉看來,光識字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學會初級的數學,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勞動力。
不然看看現在紡織工坊裡的織機就知道了,每一個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實際上每一個的尺度都不同。
只要裡面的一個零件壞了,就得把織機全部拆了,重新測量裡面的零件尺度,然後再打磨一個新零件安上去。
沒有數字和單位做統一標準,零件標準化系統如何建立?
雖然中國古代文明很先進,但別人也是有長處的。
比如說身毒產生的阿拉伯數字,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能拋棄?給我用了,讓以後的不孝子孫們再多一個可以自豪的成就也是可以的。
於是阿拉伯數字就成了馮土鱉的發明,或者說是他師門裡的東西。
因為這種數字目前只在紡織工坊內流傳,所以蔣琬看不懂黑板上面的數字也是正常的。
就在這時,只聽得學堂時“噹噹噹”幾聲鐘響,教室裡的阿梅說了一聲什麼話,於是學生們紛紛直立,齊齊鞠躬彎腰,一起喊道,“謝過先生。”
得到阿梅的允許後,學生們這才“呼啦啦”地從前後門湧出外面。
只是看到山長就站在外面,都自覺地低頭行了一禮後,這才跑開。
蔣琬眼中的神色更見凝重,隨手捉住一個孩童,劈頭就問道,“一繩折三折,長兩丈,此繩有多長?”
那學生有點驚慌,只顧瞪眼看著這個老漢,嘴裡卻是說不出話來。
“莫要害怕,好好想想就能答出來。”
阿梅出門來,看到自己的學生一臉害怕的樣子,當下輕聲安撫道。
於是這個學生開始掰著手指頭,算了好一會這才結結巴巴地說道,“八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