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君侯拿下了麼?怎麼還要用兵?”
畢竟涼州與關中隔了一個隴右呢。
“只能說是大部拿下了,”馮永解釋道,“北邊還有兩個缺口呢,只有把它們堵上了,才能說是完好無缺。”
“缺口?”
“對,居延澤和都野澤,大漠上的胡人可以從那裡順著河流,直入涼州腹地,所以必須要在那裡重築關塞,涼州才算是安穩。”
馮永嘆了一口氣:
“所以,今年的糧食是沒指望能賣給荊州了。”
雖然說今年對居延澤等地用兵,不過是小規模,而且以馮君侯現在的軍事威望,還用不著他親自出手對付那些胡人。
但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小心一些總不為過。
張白一聽,再想起荊州那幫傢伙還在等著自己的訊息,不禁也跟著有些皺眉道:
“君侯,那這可怎麼辦?這等大事,只怕不可久拖啊!”
馮刺史有些無語。
你也知道是大事?
這等大事,你們他孃的怎麼就幹得這麼順利呢?
明明計劃不是這個樣子的。
按理說,今年應當是先加大收買荊州買辦家族的力度,然後讓他們放出輿論,試探一下吳國上層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如果反應不大,甚至答應下來,那麼進展就可以快一點。
如果不願意答應,或者說是由吳國朝廷來控制,那麼進展就可能少一點。
但不管如何,大漢都可以開始想辦法一點一點地侵蝕荊州的糧食市場。
只不過看是明著來還是暗著來而已。
永安易市的成立,正好可以發揮作用。
照這樣幾年下來,等打下了關中,差不多渠道也已經成熟了。
幾年後大漢能打下關中嗎?
馮刺史對此毫不懷疑。
區別就在於大漢最後是以多大的代價拿下關中而已。
待大漢坐擁兩個天府之國,進可攻,退可守,有錢,有糧,有戰馬。
就算拿整個蜀地的糧食去傾銷,那也未免不可。
可是計劃沒有變化快。
“你們這是搞了個大新聞啊!”
馮刺史吸了吸氣,似乎有點牙疼。
“大什麼?”
張白看著馮刺史的臉色,似乎有點不太高興。
他只道事情是被搞砸了,不由地有些擔心。
馮永看了他一眼,擺了擺手:
“沒什麼,你們做得很好,是大漢這邊疏忽了,沒有料到這種情況。”
本來這個事情,是想借著吳郡張家的關係網,在吳國埋個雷。
沒想到馮刺史還是低估了這些世家的貪婪。
想到這裡,馮刺史又是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張白。
同時心裡頭暗暗慶幸。
幸好大漢從開國之初,就走出一條與魏吳兩國不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