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承乾這個皇帝還是比較有錢的,國庫收入頗豐,自己的小金庫也一直很不錯。
可誰嫌錢多呢。
再說,皇帝花錢的地方也多,各種賞賜,經常要皇帝自掏腰包的。特別是皇家宗室諸王分封,他們分封邊地,又不如其它諸侯那樣有錢,朝廷也不會掏多少錢給這些封王,還是得承乾給自己兄弟兒子們掏錢,為他們建設領地。
如果鑄金幣一年能獲利兩千萬,這當然要收回來。
銀幣現在的鑄造量也差不多,比金幣稍多些,一年能鑄個一百萬左右,但銀幣沒那麼值錢,鑄一枚得利七倍,也只七貫左右。一百萬枚,也才得利七百萬。
倒是銅錢,利潤高。
當二十銅錢,當十銅錢,當五銅錢,當二銅錢。
“自今年發行銅元寶來,我們回收了大量舊銅錢,目前已經總共鑄造了約十億個銅元寶。”
其中大約五億當二銅錢,三億當五銅錢,一億當十銅錢,一億當二十銅錢。
十億個各種面額銅錢,也不過摺合四百五十萬貫錢。利潤雖高,但還是不如金幣賺錢。
如果保持現在的鑄幣量,鑄幣權全都收歸朝廷,那朝廷一年能得到三千萬左右的鑄幣稅。
這幾乎能趕上食鹽專賣的收入了。
而張家一年也要減少起碼兩千萬的收入,就算是稅後,也要少一千六百萬。
承乾認為非常有必要。
一直以來,他都愁困不已,現在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將鑄幣權收歸朝廷所有,透過發行含金量少,而面額高的金幣,以及銀幣、當十銅錢等,直接搶錢。
搶的是誰的錢?
當然是那些最有錢人的錢。
這是一種很不要臉的手段,但他認為非常可行。
如張超,他就是透過各種技術和規模壟斷市場賺錢,比如張家的造船廠,他家的鋼鐵廠還有他家的銀行、典當等。
高士廉提醒皇帝,這會有風險。
一來,本來元寶貨幣發行,是因為當初紙鈔信用受損,而朝廷的金銀銅儲量不足,所以不得以下才透過減少成色,和提高面值這種方式,來拯救貨幣信用。按當初的計劃,以後朝廷等形勢好轉,會發行新的貨幣,到時增加成色,以及降低面額,來保障貨幣的信用。
畢竟,金幣比黃金價高七八倍,這裡面是有嚴重隱患的。
原先大家有技術有黃金的都能鑄幣,現在只能朝廷鑄了,如張家損失這麼大,他又偏偏有技術私鑄。
那如果張超自己私下鑄造,朝廷能制止的了嗎?
而且就算張家不私鑄,那按之前的約定,是要等這波過去後,朝廷就要再發行新貨幣的,這次的元寶貨幣,其實只算是救市的過渡貨幣。
“幣值虛高,甚至有可能再次危及到紙鈔的信用。一旦紙鈔信用再次出現動搖,那可是非常危險的。”
紙鈔能通行,最大原因是朝廷宣佈紙鈔隨時能兌換成金銀銅鈔。而過去銅錢能被接受,是因為銅錢本身值錢,甚至要是融化銅錢去鑄銅錢,還能更值錢,銅錢裡含的銅甚至超過幣值,這才有後來的省陌,直接按銅錢的本身價值算,不用按幣值算,因此一貫錢,實際只有七八百文,因為七八百個銅錢就能值一貫錢了。
現在朝廷搞的這套元寶錢,一個銅錢能當二當五當十甚至當二十,這相當於實際上銅錢貶值了。朝廷的金幣,更是隻有實際價值的八分之一。
很多東西都是有市場規律的,若是亂來,肯定要出問題。近的有去年的擠兌風潮和通貨膨脹風波,往遠了說,有王莽改制的各種幣制改革,不但貨幣總類多,同樣也有高面值低實值的情況。
王莽和太上皇的幣值後來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