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風雪定陵txt> 第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部分 (3 / 5)

料會多一些。”

“那我們先從哪裡著手呢?”

趙其昌沒有回答。他根本沒有聽見小於的問話,此刻他已沉浸在初次調查定陵的情況和有關定陵的史料之中。

定陵雖是明代陵墓中建成較晚的一個,至今只有三百多年,但風雨剝蝕、戰亂兵燹,使這座十三陵中僅次於長陵的巨大陵園殘破不堪。高大寬厚的硃紅色外羅城早已蕩然無存,陵牆兩處倒塌,那輝煌地象徵皇帝權力與威嚴的黃色琉璃瓦大殿,只殘存幾排柱礎石,似乎在向世間訴說著所經歷的劫難。

據史料記載,定陵曾遭受過三次大火的焚燒,以至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清軍入關後,對明陵進行了大規模破壞,並放火焚燒了萬曆帝的定陵和天啟帝的德陵。

此前不久,李自成率大軍逼近京城,從柳溝入德勝口,因居庸關守將投降,十三陵被起義軍攻下。李自成下令焚燒十三陵大殿,搗毀定陵、慶陵、德陵宮牆與宮門,整個十三陵“磚石遍地,大火三日不絕”。

順治四年(1647)以後,清朝出於政治上的考慮,為緩和民族矛盾,安撫明朝遺老,說江山並非得自朱明王朝,而是取自李自成之手,還對明陵進行了一定的保護。設陵戶、給贍田、禁樵採,並對崇禎的思陵進行了修葺。乾隆五十年(1785),高宗弘曆在明成祖朱棣的“神功聖德碑”碑陰鐫刻“哀明陵十三韻”,略示對明代帝王哀悼之意,並對曾經遭到破壞的定陵、德陵進行較大規模的修繕。

經工作隊考察,所謂乾隆帝對十三陵的修繕,只是利用舊料,拆大改小而已,這在定陵的祾恩門、祾恩殿遺蹟中反映最為明顯。而天啟皇帝的德陵,史料雖記有修繕事宜,但實際並未動工。

民國初年,陵區附近一家姓郭名五的接替陵戶,負責十三陵的看管和保護。政府除免其租稅外,每年尚略有補助。當地一閒漢王某感到護陵的差使有油水可撈,便找到郭五要當陵戶,遭到郭五拒絕後,王某惱羞成怒,趁夜深人靜,提一桶煤油悄悄來到定陵,把油潑在祾恩大殿上,放火焚燒。頓時,烈焰沖天,映紅了整個陵區,方圓四十里可見煙火升騰。

三天後,祾恩殿就變成了一堆灰炭。王某嫁禍郭五未成,自己反吃了官司,暴死獄中……

趙其昌手提探鏟,站在寶城門外,眼望殘垣斷壁,不禁感慨系之。他蹲下身,卷支旱菸點上,面對東方初升的朝陽,想起了《文物參考資料》月刊中一段令人難忘的記載——

1948年歲尾,清華、燕京兩所大學已先於北平解放了。一日,解放軍某兵團政治部主任來清華作形勢報告。有學生問:

“大軍為什麼還不對北平發起攻擊?一旦攻打,對保護古都有什麼打算?”

主任回答:“我們隨時都可以打下北平。但是為了保護古都,儘可能減少損失,我們敦促傅作義將軍和平談判。萬一非打不可,我黨中央已嚴令部隊保護文物古蹟。”

不幾日,設在城外的北平軍事接管委員會文物部,特地派人來清華園訪問營建系主任、著名的建築大師梁思成教授,請他把北平的重要古建築在地圖上一一標出,以備萬一和談不成,在攻打中寧可多流血也不能損毀古都。

沒過多久,北平和平解放,京城安然無恙,大軍揮師南下和西進前,黨中央又派人來找梁思成指點全國文物古建之處,梁思成教授立即組織建築系教師夜以繼日編出一本長達百頁的《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供大軍沿途參考……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與共產黨的革命,時隔三百餘年,單從這一點上透視,即可見其天壤之別,而各自隱涵的命運結局,已是註定的了。

趙其昌掐滅煙火,來到寶城外側,鏟開一堆雜草和塵土,仔細辨析外羅城城牆的殘跡。在十三陵全部陵宮建築中,惟有嘉靖皇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