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是心中有數的,他以實際行動感激這位先生用鐵的手腕賦予這個帝國的繁榮富強。當張先生偶感腹痛,年輕的皇帝便親手調製椒湯麵給先生食用。就連名位顯赫的李太后對張先生也倍加感激,言聽計從。這位李太后是一個虔誠的奉神拜佛的女人,有一次曾準備用自己的積蓄修築涿州娘娘廟,後來聽從了張居正的勸告,把這筆錢改用於修建北京城外的橋樑。萬曆大婚時,張居正因為父喪在內閣“青衣角帶”守制喪事。按照明朝祖制,大臣在守制期間,不準參予皇帝的一切吉禮。但李太后卻不避忌諱,定要讓張居正暫易吉服主持萬曆的婚禮。這種既違背祖制又不吉利的做法,對於一個在封建社會中篤信佛教的婦人來說,沒有對張居正的無比信任,是絕對做不到的。有好幾次,李太后想在秋決前舉行大赦,但張居正堅持以為不可,太后也只好被迫放棄原來的意圖……
從歷史的角度看,張居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和主張出於維護大明王朝統治的目的,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又不可避免地觸動了一些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再加上他作為一個政治家,欠缺豁達寬容的風度,自己又無法做到清廉公正。這就不免給反對派留下了把柄。因此,在萬曆十年他病逝之後,不但所推行的變革全部被推翻,自己死後也鬧得身敗名裂。這個悲慘結局的導火索,就起於他推行改革的時期,而明顯的標誌則是萬曆五年,張居正父親死後的“奪情”事件。
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秋天,張居正的父親在湖廣江陵去世。按照當時盛行的“父母三年之喪”的習俗,張居正應當立即停職,回家按照四書所說去“守孝三年”(又叫做“丁憂”)。不過時間可縮短到27個月。倘軍政要務緊急,離他不得,皇上也可以採取“強迫”的辦法,將其留在位上。這個做法叫做“奪情”。這種做法只有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才偶一為之。此時的張居正權傾天下,怕一旦離去之後被人謀算。而且由他主持的全國性的改革也已到了關鍵時刻,他又怕因此而前功盡棄,便萌發了戀棧之心。懷著這樣一種目的,他暗示吏部尚書張翰,想讓他強留自己在朝。而張翰不但佯作不知,反而上疏請萬曆皇帝準允張居正“丁憂”回家,幸虧馮保見此,怕張居正回家自己失去屏障,便代為操作。於是,在馮保的鼎力協助下,萬曆在和皇太后商量後,決定慰留張居正,並以半懇請半命令的語氣要求張居正在職居喪。這個命令自然正合張居正的心意,為了掩人耳目,他還是再三奏請回鄉。萬曆也深知張居正的苦衷,便將一次次奏章又一次次批迴,並命令送午門的六科廊房發抄,使大小官員得以閱讀原文,瞭解事情的真相。
儘管如此,朝廷的官員們還是不相信張居正請求離職回鄉守喪的誠意,進而懷疑“奪情”一事是張居正故意耍的一個花招,以遮掩眾人之口。翰林院中負責記述本朝歷史的各位編修均感自身責任重大,因為他們的職責就是要在記述中體現本朝按照聖賢教誨辦事之精神。許多翰林來自民間,他們知道法治力量的限度,但一個人只要懂得忠孝大節,他自然就會正直而守法。現在要是皇帝的老師不遵守這些原則,居然把父母之喪看得無足輕重,這如何能使億萬小民心悅誠服!
在萬曆全然不知的情況下,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翰林院幾十名官員聯合請求吏部尚書張瀚和他們一起去張居正私邸,向他當面提出勸告,讓他放棄偽裝,回鄉守喪。但勸說毫無結果。
對於張居正的態度,官員們極為憤怒,他們不肯就此罷休,而是下定決心採取另一種方式,直接向萬曆參奏張居正。按照當朝的制度,翰林編修奏疏是一種超越職權的行為,尤其是面對張居正這個重權在握的政治人物更是如此,且遭到反擊的機會極大。但既然弓已滿弦,利箭必須要發出去。儘管有射不著老虎反會被虎傷的可能……
果然,上疏之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