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3部分 (4 / 5)

廈,規模宏大……

‘天龍寺‘與段氏可以一家人不說二話,‘供奉堂’卻不知有幾家參合在一起。大宋京城排第一‘大相國寺’,便很有可能屬於其中一家,有不少地方類似‘天龍寺’,卻又明顯有所不同。

那酒肉和尚,便很有可能出家在‘大相國寺’。但不知有什麼鎮派絕學,《天龍八部》中半字未提。

書中,‘天龍寺’有六脈神劍,堪稱‘天下第一劍‘,卻無人練成。至段譽無意中練成。

現實中,即使段譽仍有望練成,那也是以後的事。

書中。大理‘天龍寺‘無力應付上門挑戰的吐蕃’大輪明王‘鳩摩智,唯有憑人數取勝。總比完敗要好。

現實似乎最多隻有把握對付得了那酒肉和尚一個,再無把握對付得了那美貌尼姑。大理段家新老兩代所面臨的危機之大。寄託在段譽身上的期望之高,由此可見一般。

不能從小養成比小柳更樂觀的心態,將來又怎麼挑得起如此重擔。別的段家子弟再怎麼血統正宗,承受不起便只有被淘汰。保定帝和鎮南王都是過來人,自然很清楚箇中內情。

為什麼剛才在懸崖上面臨生死抉擇,段譽仍然能笑得那般誠真,自然不是無因之果。對於司空虹的那一腳,為什麼這麼快就像全都不記得了一般,很可能也是因此而來。

貌似那也不可能。但相比起一國之人的天災**,他個人的生死顯得太微不足道,哭死了也沒用,不如一笑。不然叫他有仇必報,立馬叫人殺了司空虹,那像什麼?

那段譽還叫什麼段譽!

保定帝挑選繼承人,第一考慮的應該是胸懷。有了偉大的胸懷,自然也就有了偉大的仁、義、禮、智、信。若失之自然,逆轉本性。強行想做好其中一點都難之又難。

反過來,仁、義、禮、智、信有了,能力最差都可以容人,可以用人。經營酒樓的能力不如龔婉沒關係。親手釀酒的能力不如龔婉更沒關係,親手做得最好都失之於用人。

跟下人搶什麼?

保定帝似乎有吸取三國中蜀漢滅亡的深刻教訓,只求上位者不失於德。若求事必躬親。最強不過另一個諸葛亮。那樣累死也白搭,成了蜀漢後繼無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卻不能只怪他。

也不能太怪關羽大意失荊州。

荊州之失。最大的錯誤在於前面失了誠信,有借無還。天下皆知。曹魏或許可以失,蜀漢絕不能失。

曹操憑的是什麼起家?

劉備憑的是什麼起家?

想遠了……

在這緊要關頭,段譽卻把時間耗在了這兒,想幹什麼來著?不用問都知道。木婉清那一問,他其實不用回答那麼多,但最好能說得更詳細些。

保定帝怎麼會跟四大惡人糾纏在了一起?

秦朝早已從書中瞭解到,但嫌不夠詳盡。

不過連史書上的記載都少不了有這樣那樣的不實,小說中寫得最真實都很有限,《天龍八部》中的記載雖然有可能更加接近現在的事實真相。但無論有多接近,小說仍只是小說。

不必不信,不可全信。

例如:

《天龍八部》中說:“十多年前的上德五年,大理國‘上德帝’段廉義在位,朝中忽生大變,‘上德帝’為奸臣楊義貞所弒,其後‘上德帝’的侄子段壽輝得天龍寺中諸高僧及忠臣高智昇之助,平滅楊義貞。段壽輝接帝位後,稱為‘上明帝’。”

事實上保定帝都已在位二十年,十多年前怎麼變成了‘上德帝’段廉義在位?

那應該是二十一年前的上德五年。歷史和小說中既有大量相同的地方,又有著大量不同。

與現實有更大不同。

秦朝一個頭兩個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