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很有自知之明,他沒霍去病那種定位掛,更別說能像他那麼牛逼。
連霍去病都沒有直接從令居進取武威,憑什麼自己就可以?
所以魏老匹夫這種想要“一口吞”的提議,很有勇氣,但也很愚蠢。
“渡河前我們可不是這麼商量的!”
馮永毫不畏懼地看著魏延,“我只答應你取西平與金城二郡,沒說過要再進一步。”
魏延神態自若,絲毫沒有食言的愧疚:“此一時彼一時”
“你放屁!”馮永終於忍不住地罵道,“要去你去!我不去!”
他實在是一刻也不想和這個老匹夫呆在一起。
正欲走出營帳,只聽得魏延在身後又大聲道:“那就出兵西平!”
他大踏步地走過來,“平定西平,我須要親自領兵前往!”
夠了啊!
說了半天,原來你是要落地還錢?
“我領一萬精兵前往,剩下的留與你,大部須駐守令居,以便給武威施加壓力。”
魏延似乎早就盤算好了。
“如此一來,涼州曹賊定然會將大部兵力回防武威。到時我領兵進湟中,西平則唾掌可得。”
馮永惡狠狠地看著他,咬牙道:“行!”
說這句話後,他懶得再廢話,直接走出帳外。
馮永一路不停,徑自出了魏延的軍中,轉向自己護羌校尉府的軍寨。
哪知還沒進寨門,只聽得身後就有人在叫自己:“君侯!”
馮永轉身看去,只見姜維正一路快行,向著自己奔來。
“是伯約啊,”馮永停下腳步,等姜維到了自己面前,這才開口問道,“伯約過來,可是為了方才的事?”
此次出兵攻打榆中和金城,共分三軍:魏延、馮永、姜維。
魏延最大,馮永次之,姜維最末。
只是馮永又比魏延多了個權利,他可以以護羌校尉府的名義,自主出兵。
方才在魏延的帥帳裡商量軍事,表面看起來是三個人在討論,實際上做出決定的,是魏延和馮永。
姜維氣息有些急促,喘了一口氣,這才點了點頭:“君侯出來後,末將也跟著出來了,只是沒想到君侯走得這般快。”
馮永看向不遠處魏延軍的寨門,面露出譏諷之色,“我若不走快些,誰知道他會不會逼著我繼續進軍武威?”
姜維臉色都白了:“魏將軍他應當不會如此。”
馮永轉身,與姜維一起向自己的軍寨走去,“我知他不會如此,我也只是一時氣不過,說個氣話罷了。”
當然,魏延建議直接進取武威,其實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對於一名武將來說,若是這個計劃真能成功,戰果那將是非常輝煌的。
這可是收復一州地,讓大漢的疆土擴大一倍。
而且就算失敗了,以大漢現在的實力,也勉強能承受得起這個損失。
對於迫切想要戰功的魏延來說,這個誘惑不小。
他方才在帳中提出這個建議,雖說是為了後面的討價還價,但實際上未必沒有試探自己的意思。
可是對於馮永來說,這個風險實在是太高,與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涼州現在就是嘴邊的一塊肉,但只能算是生肉,吃下去會消化不良。
最好再多煮一會,等它煮熟了,煮爛了,再入口就好吃多了。
這個風險完全沒有必要去冒。
方才在帳中時,姜維一直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此時馮永倒是有意問問他的看法。
“伯約你敏於軍事,你覺得,若是我們直接進取武威,有幾成把握?”
“最多也就是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