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參與他事,以免暴露,現在卻讓吾打探曹叡的訊息,這一時間,讓吾如何入手?”
韓龍咳了一聲:
“糜郎君,現在夏侯三族皆是被曹叡禁於洛陽,是也不是?”
“沒錯。”
“那魏主之婿夏侯楙,亦是在洛陽吧?”
“那是當然。”
“君侯聽聞,夏侯楙與其妻清河公主關係不好”
夏侯楙當年販賣關中糧食,被曹叡趕回洛陽,清河公主趁機落井下石,誣陷夏侯楙,欲致夏侯楙於死地。
這何止是感情不好,簡直就是生死之敵。
這其中的原因,卻只是因為男女那點破事。
夏侯楙在關中任職時,多養伎妾,清河公主嫉妒欲狂,發狠之下,想要弄死自己的阿郎。
由此可見,安撫好後院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比如說某位姓馮的人士就乾得很不錯。
只是糜照聽到韓龍提起這一茬,卻是頓覺不妙!
他哆哆嗦嗦地說道:“那那又如何?”
韓龍再咳一聲,即使老臉如他,似乎亦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君侯再聽聞,那清河公主時常來絕品居”
我君你阿母!
糜照有一種要掀桌子的衝動!
你是人嗎?
是鬼吧?
說得沒錯,鬼王!
這是人乾的事?
太惡毒了!
不但對糜照惡毒,而且對於清河公主來說,也是一個精準絕殺!
自家阿郎光明正大寵別的女人,妻室寂寞幽怨,而且心靈空虛。
此時一個俊美郎君出現了,他帶著溫柔和體貼,出現在她的面前
大約馮賊的劇本就是這麼設計的。
但見糜照雙指成駢,指著韓龍,面色發白地問道:
“馮賊不是,馮明文可知那清河公主已是多大年紀?”
韓龍一臉正色地說道:
“糜郎君,只是讓你有機會就陪那清河公主多說幾句話,看看能不能套出來有用的訊息而已,你這是想到哪去了?”
“我入&p;&p;&p;”
ps:
下面的話不要錢:
網上很多人覺得曹叡是明君,認為他是在諸葛亮死後,沒有壓力,才開始大興土木。其實這是個誤會。
三國志裡面的很多記載,證明了曹叡在諸葛亮北伐最緊要的時候,都沒有忘記興建宮殿和廣收美女。
如:帝方脩殿舍,百姓勞役,辛毗上疏曰:“竊聞諸葛亮講武治兵今者宮室大興,加連年穀麥不收”
楊阜遷將作大匠。時初治宮室,發美女以充後庭
遷少府,阜議以為:“廣開宮館,高為臺榭,以妨民務,此害農之甚者也”
這些都是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一些老臣實在看不過眼了,紛紛上書勸說曹叡的。
只是在諸葛亮死後,曹叡在這方面更加沒有節制而已。
有人還拿曹叡不因為這些大臣的言論而治罪,來證明他是明君,我特麼的就笑了,明君的標準已經這麼低了嗎?
前方將士苦戰不休,後方皇帝享樂不停,甚至還隨時把戰死的將士的妻女拿來充實後宮。
大臣說兩句實話,你就要治罪,你這是皇帝當膩了,想嚐嚐亡國之君的滋味?
曹叡確實是一個有才能的皇帝,但同時他又是一個貪圖享樂的皇帝。
很同意前面有書友所說的話,說白了,就是人性的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