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新聞黑白> 第32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部分 (4 / 5)

點用的。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的大學老師們,在操練哪些能力呢?賣真的“假文憑”的能力?抄同事學生的論文的能力,還是摸女生乳房的能力?

因為在一家行業雜誌做編輯,有幸看了一些本行業的論文稿子,作為一個外行,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學術界搞研究的創造力普遍不如企業或社會上搞研究的,也就是說所謂學術殿堂裡的“皇家部隊”打不過民間江湖的閒雲野鶴。大多數的論文只有知識的複述能力(如果這也算是一種能力的話),原創力很差,只知道對一種所謂的新知識泊來品進行翻譯複製複述介紹。這些可能在以前的紙生活時代相對比較重要,可是現在是網路世紀,這些東西網上一搜到處都有。為什麼會這樣?

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很多搞學術的眼裡沒有大眾,很多都是躲在象牙壞塔,浮在半空中,沒有真正去關注現實社會大眾當下的一個個真實需要,沒有想到透過自己的學術專長去為大眾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對他們的真實需要不屑一顧。這樣去搞學術,一定會很茫然,搞出的東西要麼是花拳秀腿,要麼應用性都不強,要麼只是一種知識性的複述。

在我們的想象中,大學學者應該是為所處的這個社會的大眾的一個個現實需要服務的,每一篇論文要能透過所從事專業的角度探索得到一種屬於自己的新思路,新辦法,解決一個國內大眾現實問題,才會有價值,才是真正的原創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創造。學術有了方向和動力和一個又一個目標,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勤奮和思考和不停地探索了。這樣,就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創造力”(原創力)了。不要一天到晚想著搞什麼“宏大”和“復興”了,學學別人吧,就從一個個老百姓的現實細節入手,才容易出新成果,一天天一年年地積累下來,每篇論文只求解決一個細節,你也只一樣是民眾眼中的有點用的大學老師。羅馬城是一塊塊磚蓋起來的。如果一天到晚想著宏大,就會永遠浮在表面上,永遠不會做得深,做得專,像這樣永遠浮在表面的“知道分子”,中國高校現在已經太多了。我們的知識分子眼裡心裡現在只知道為自己和官方的學術評審機構服務,忘記了為真正給他發工資的那群人服務。那他們永遠也只有一種複製的能力,說白一點,就是抄襲的能力。

複製也是我們大學老師的能力。不僅是,而且很可能是惟一可以著稱於世界之林的能力。

網海茫茫,我COPY得這麼苦,我容易嗎?

廣東人沒文化到底是誰整的?

廣東人個個有文化

南方有佳人

文化有遺產

近日廣東媒體欣喜如狂:開平碉樓與村落申遺成功了,小小碉樓成了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申遺激情時刻 隔洋同慶》 2007年06月29日 廣州日報 )

祖先這麼有文化,誰敢再說俺們廣東人只知吃喝玩樂除了找小姐當房奴就不認識“文化”兩字?

香港榮歸10年,香江名人*在媒體專訪中細數香港三大競爭力:員工的信託責任感強,司法獨立,學術自由。(《*:香港員工信託責任感強於內地人》2007…06…12 新京報)廣東網友說到香港印象,感嘆其文明程度高,官民素質好:“在香港,我感覺到是一個寬容、友善、有愛心和守秩序的社會,公民質素較高,有責任感。燒烤完離開時,自覺帶走垃圾,還原清潔。自覺排隊,講話聲小,私人距離保持一米以上,尊重人的隱私權。民生保障體系做得好。公營醫療提供優質廉價服務給市民,低收入家庭有公屋租住。公務員廉潔正直,辦事專業。朋友瀾尾炎急發,打999,2分鐘立刻來一摩托警察,關切詢問,再2分鐘,救護車已停在門口。”

看看東方明珠,又看了看俺廁身的地方,就好似那月亮邊的星星啊,一眼望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