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瑪拉,堅定的挪動每一步。
根據藏傳佛教經典記載,圍繞岡仁波齊轉一圈可以洗清一世的罪孽;轉十圈者可以免受輪迴之苦;轉一百零八圈,今生可以得道成佛。
千百年來,信徒們萬里迢迢三步一拜等身丈量,跋山涉水、歷經磨難去轉山轉水轉佛塔,每叩一次頭,都離天堂近一步,離罪孽遠一步。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生於馬年。在佛的本命年即馬年轉山,轉一圈相當於平時轉十三圈,能額外增加十二倍的功德。
轉神山一圈相當於平時轉十三圈,這對信徒們來說是一件難得的積功德的好事,十二年才能遇到一次。
穆野五人在卓瑪拉山口稍作休息,深深地呼吸了幾口山頂聖潔的空氣,緩解了疲憊不堪的軀體。
鄧曹和孫麗將提前幾天就準備好的經幡取出來,經幡已邀請大師加持祈福,上面寫上了家人和親戚朋友的名字,寫上了對幸福美好生活的願望,祈禱慈祥的岡仁波齊能給家人朋友帶來幸福安康。
穆野看著他們鄭重地將經幡懸掛在迎風的位置,周圍連綿浩瀚壯觀的五彩經幡,像彩虹一樣,讓人覺得無比神聖、莊嚴、肅穆。
經幡一陣陣地飄蕩,向天界傳送人們虔誠和美好的願望,洗滌自身的罪孽、狂妄和無知,更要為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們送上最誠摯的祝福,願眾生幸福安康。
此時此刻,這裡的人們很純淨,沒有絲毫欲雜念,一些世俗的雜念和慾望已經被淨化,人只剩下原本純淨的靈魂,乾乾淨淨,清清白白。
他們不再為了生計而奔波忙碌,而是在虔誠信仰中得到解脫,獲得寧靜和安寧。
在這裡,沒有金錢、權力、地位的紛爭與爭鬥,也不會有各種利益關係的糾纏。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
在跨過山巔的一刻,生命如洗。
轉山者的身軀,在風雪中再次煥發生機。
在佛光的光輝下,仰望閃耀著晶瑩光輝的神聖雪峰——岡仁波齊。
跨越卓瑪拉,轉山之路已經完成了大半。
從卓瑪拉下山,轉經之路發生急劇變化,從來時的溯流而上轉為順流而下。
來時帶來的負重已經消耗大半,幾人身上沒有了任何重量、心情也徹底放鬆,行走的速度也前所未有的快,遇到較大的陡坡時連走帶跑。
走下卓瑪拉山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碧綠色的湖泊,湖泊面積不大,湖水主要來源於四周冰川融雪融水,這種地質形態在地理學上稱為“天池”。
湖水已經被冰雪覆蓋,潔白中透著淡淡的綠色,像深埋地下的綠色美玉。湖泊四周堆積著一層又一層的破碎石塊,呈橢圓形規則性擴散,像石頭落入平靜湖水中激起的一圈圈波浪。
這個高原小湖泊名叫託吉錯,藏語意為慈悲湖,她的名字和故事來自於一個悽美傳說,善良的信徒們賦予了她神秘的色彩。
相傳從前有一位康巴女子來轉神山,到託吉錯邊飲水解渴,不小心將孩子掉進湖裡淹死。她為了懺悔,圍繞神山轉繞了13圈,終於贖清了罪過,脫離輪迴,獲得解脫。
這位康巴女子的事蹟傳開後,人們紛紛效仿,因而成了轉繞神山13圈的由來。
另一個版本的傳說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神山旁邊突然來了一個女鬼,住在這裡就不走了,晚上經常出來嚇人,神山腳下的人們天生就膽小,經常被嚇得不敢睡覺。於是神山就變化成一個化身來到今天門士鄉附近的芝達布日寺,並請求天神下界降妖。天神答應了神山的請求,帶著天兵天將下界降服女鬼。天神來到神山打探了情況,發現女鬼正在睡覺,於是天神將手中寶劍從天而降,直接刺入女鬼的心臟,在寶劍刺入女鬼身體瞬間發生了劇烈爆炸,寶劍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