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西邊約三十里的地方,有一條從秦嶺注入渭水的溪流,名曰磻溪。
相對於渭水來說,磻溪並不算太大,但它很有名。
因為這條溪水有一個石臺子,人稱釣魚臺。
傳說此臺正是當年輔周滅商,定周八百年的姜太公垂釣之處。
渭水流到此處,向南拐了一個彎,偏偏秦嶺又向北延伸出來一段餘脈。
秦嶺餘脈與渭水之間的平地,不足五里,正是這一帶最為狹窄的位置。
釣魚臺的東邊不遠處,有大漢大軍的屯糧之地。
所以吳班領軍到了釣魚臺後,駐紮於此,一是為了護住屯糧之處,二是打算依靠地形阻擋秦朗。
就在吳班紮下營寨的第二天,被派到前方查探情況的斥候就已經和魏軍的斥候交上了手。
蕭關之戰以前,魏國斥候無論是對上蜀國斥候,還是吳國斥候,都有著強大的心理優勢。
因為大魏精騎,冠絕天下,這就是魏騎的自信。
蕭關一戰之後,蜀國彷彿是一夜之間,就擁有了強大的騎軍。
而且還是那種世人從未見過的強大。
這一戰,徹底扭轉了蜀魏兩國將士的心理。
特別是像秦朗這種曾直面鐵騎衝鋒的將士,才真正明白那支猶如從黃泉召喚出來的鬼騎有多麼恐怖。
所以這一次,他領軍進逼五丈原,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
在得知前方有蜀軍時,他立刻下令全軍停下,同時派出大量的斥候查探。
“蓬!”
一支箭羽帶著凌厲的破空聲從魏軍斥候不遠處飛過去,讓馬背上的魏軍斥候下意識地晃了一下身子,同時低聲咒罵一聲。
抬眼望去,前方的漢軍斥候正把手頭的弩掛到馬背上,同時拿出馬上專用的軟弓,動作輕鬆而流暢。
換了以前,魏國斥候一下子就可以得出判斷,對方少說有是有十年騎術精銳斥候。
但現在不一樣。
蜀虜的騎軍,流行一種叫作馬蹬的東西。
它可以讓只學了一兩年騎術的騎兵,做出以前只有十年老騎兵才能做出的動作。
“非人子所為!”
魏國斥候低聲罵了一句。
蜀虜就喜歡搞這些讓人防不勝防的東西不管是弓弩還是馬蹬。
簡直是勝之不武。
策馬跑開幾步,他可以肯定,對方的周圍,肯定還有人在埋伏。
正如自己的身後,也有同伴一樣。
單獨行動,看起來很英勇,但卻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魏國斥候轉悠了兩圈,向著對面做出一個挑釁的動作。
漢軍斥候似乎忍不住了,向前衝了幾步。
正當魏國斥候以為對面就要上當的時候,只見漢軍斥候古怪地笑了一聲。
卻是把軟弓別到了腰間,然後再次拿起弩,竟是以腳助力,想要在馬上重新上弩。
魏國斥候忍不住地大罵了一聲,然後直接打馬跑了。
每次與漢軍相遇,都要比對方多受一輪弩箭,這已經讓人很難受了。
現在對方做出這般高難度動作,不成還好說,真要成了,那隻會讓自己更難受。
反正佔不到什麼便宜,還不如走人。
身後傳來漢軍斥候張狂的笑聲。
這僅僅是雙方斥候查探訊息時的一個縮影。
但放大到兩軍對壘上,秦朗卻是有些擔憂起來:
“沒有查探到對面蜀虜究竟有多少人?”
“是的,蜀虜非但派出了大量的斥候,而且那些斥候,看起來比以往的蜀虜斥候都不大一樣。”
“哪裡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