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為警告,司馬安命令士卒們將那些已死的反抗者,用他們所使的長槍、長矛,將他們的屍體戳起來豎立在地上,遠遠望去彷彿一片“屍林”。
“(羱族語)為什麼?為什麼要屠殺我們部落的戰士?你們究竟是什麼人?!”
一名拄著柺杖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到司馬安面前,憤怒地質問道。
然而,司馬安卻沒有理睬他,彎下腰從一具屍體身上的衣服上撕下一塊布,蘸著地上的鮮血,在這個部落的族長氈帳外側,用魏篆寫下了一行字。
待寫完了這行字,司馬安將手中的血布一丟,翻身上馬。
萬餘騎碭山軍士卒,一言不發,騎跨著坐騎,揚長而去。
那名老人憤憤地望著這支可怕的軍隊所帶給他們部落的毀滅,隨後,將目光落在司馬安所留下的那一行血字上。
那是魏篆,老人看不懂,只是本能地感覺上面那幾個字殺氣騰騰。
助羯角者,殺!(未完待續。)
第425章:兩支利矛(二)
就在碭山軍迂迴襲擊羯角以及其相關盟友的部落營地時,被趙弘潤視為另一支利矛的成皋軍,也早已有所行動。
當然了,可能在追趕成皋軍的那支上萬人的羯角騎兵們眼裡,這支軍隊就只會逃竄,而且相當懂得如何在附近這片複雜的地形中遮掩行跡,以至於一人三坐騎的羯角騎兵們,居然愣是追丟了步騎混編的成皋軍,簡直不可思議。
但是,在八月二十日這一天,羯角騎兵們終於再次發現了成皋軍這支魏軍的蹤跡。
這支軍隊,居然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繞過了鴉嶺,一路挺進至雒水西南的伊水,在伊山上造了一座軍營。
若是趙弘潤也在這裡的話,他多半會驚訝。
因為這伊山,曾是他攻略三川的備用計劃中相當關鍵的戰略要地,若是能穩穩守住此地,那麼魏國便不需要再從成皋關出兵三川,而可以直接從陽翟、鄭城兩地出兵,並且,由於伊水通雒水,魏國可以利用水運,將大批的戰爭物資沿水路運往此地,遠比走陸路要快地多。
更關鍵的是,伊山的地理位置非常敏感,它的東北是雒地,以及羱族綸氏部落曾經的部落營地;而西北,則有羯角、灰角、烏角等羯角部落聯盟的部落營地;而它的西南,則是羯族羚部落與羯部落的腹地。
因此可以說,一旦魏國穩穩當當地佔據了伊山,並且將這裡營造成攻略三川之地的橋頭堡,那麼,魏軍便可以大舉進攻羯族人所居住的土地,比兵出成皋關要便當地多。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皋軍的大將軍朱亥在前幾日首次偷襲羯角軍失敗後,便從鴉嶺峽退至了伊山,佔領了這片在他看來非常關鍵的戰略之地,並且花了好幾日的工夫,將這片山林營造地固若金湯。
可讓朱亥感覺有點鬱悶的是,羯族人似乎不明白伊山的重要性,以至於他率領成皋軍在伊山駐紮了兩日,近在咫尺的羚部落與羯部落,居然視他成皋軍為無物。
難道那些人不明白,丟了伊山,就等同丟了一大片土地麼?
反覆比對著三川地圖,朱亥越看越納悶,記得起初他還以為他弄錯了呢。
不過在反覆對照後他才逐漸意識到,並非是他弄錯了,可能是羯族人還未意識到伊山的重要性。
不得不說,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安與朱亥這兩位大將軍的不同之處,因為要是換做司馬安,恐怕他絕對不會放棄這絕佳的機會,必定會趁機偷襲羚部落與羯部落的腹地,殺光這兩個部落在草原上放牧的羊群,偷襲他們的部落營地,將營地內的人盡皆屠戳。
至於能否承受後續的羚部落與羯部落的報復,那並不在司馬安事先考慮的範圍內。
打不過可以跑嘛,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