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我來自朔方> 第77章 天寶十四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7章 天寶十四年 (1 / 4)

民間與後世流傳,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和老臣李林甫君臣相得,在李林甫垂垂病危之際,其最大的心願,就是可以再和皇帝見最後一面,以親口和唐明皇告別。

而唐明皇因朝堂上操勞國事,無法脫身,但也日思夜想地去探望一下老臣,以全自己的心意。

於是,皇帝派人去宰相府好生慰問了纏綿於病榻之上的老宰相,說自己會於當日傍晚登上宮牆的高處,手中會揮舞一頂紅色手帕,與李林甫遠遠相互見一面,以解對老臣的思念之心,以全君臣相知多年之意。

於是,感人的一幕出現了。

待到傍晚時分,皇帝按照約定好的時辰,登上高處。晚霞的金色光輝,此時正照耀在皇帝身上,一切都是那麼的神聖與純粹。

皇帝思念自己的老臣,垂淚向宰相府的方向奮力揮舞手帕。

而被家人抬到院子裡遙望皇帝的老宰相,遠遠見了皇帝最後一面,心中已然了無牽掛,當晚於家中安祥地逝去。

何其感人的一幕。

民間盛傳,在宰相死後,生前被他強力按壓住的眾多貪贓枉法之事,紛紛浮出水面。原來這個看似忠厚耿直的老宰相,竟然是個口蜜腹劍的大奸臣。

對,口蜜腹劍一詞,是李林甫的量身定製。

皇帝心軟,本不欲再多計較。

哪知李林甫千不該萬不該,竟然為了打壓政敵,生前與突厥阿思布部首李獻忠私下串聯,策動李獻忠起兵造反,以至北地草原血流成河,生靈塗炭。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通敵叛國是絕對不可饒恕的極惡之罪,皇帝終不忍把李林甫滅族,只含淚把李林甫抄家,子孫流放。以至皇上自此以後心力交瘁,再也無法正常上朝,終於導致政務荒廢,天下刀兵四起。

終其一切的源頭,都在於李林甫罪大惡極,辜負了皇帝的信任,辜負了天下的百姓蒼生。

李林甫,號月堂,於開元二十二年出任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此任相二十餘年。

李林甫為相期間,大力整治冗官冗員,參與編訂《長行旨》和《唐六典》,改革地方財政,設定常平倉,以解決京師的缺糧狀況。

李林甫於開元十四年任御史中丞,後歷任刑部和吏部侍郎,其人生的一個重大汙點,就是離間中書令張九齡,使之被貶。

李林甫參與壽王奪嫡一案,意在擁立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以至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據被冤殺。

玄宗早期,張嘉貞、張說、蕭嵩等邊疆大吏皆以節度使之職入朝,為出將入相之典範。李林甫嫉賢妒能,上奏明皇曰:“文士為將,怯當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戰有勇,寒族即無黨援。”終使高仙芝、安思順等武將無法入相,使安祿山無人可掣肘,間接造成了安史之亂。

李林甫作為大唐歷任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其一生自然有功也有過。但世人皆說大唐自其任上由盛而衰,卻屬實是替唐明皇背了鍋。

李林甫臨終未曾得見皇帝一面,宰相府全家都明白了,伴君如伴虎,李府的禍事,怕是真如李岫所說,快要臨頭了。

李林甫的兒子李崿和?李嶼不聽李岫勸誡,披麻戴孝地跑到皇宮門前哭鬧。皇帝此時正覺得一股子怒氣無處可撒,可也不能大過年的大開殺戒。一氣之下,帶著貴妃和一眾美女,到洛陽躲清閒去了。

安思順聽李岫說到這裡,不由得暗自洩了氣。他以為皇帝臨時出行與自己有關。可現在知道了真相,反而覺得自己太過無足輕重了。

李岫雖然對李林甫和李獻忠一事說了個語焉不詳,但安思順好歹也是大風大浪過來的,知道李岫對他必然有所隱瞞。

不然,李林甫對安思順和朔方並無大恩大德,他李岫跪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