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其他小說>道德經帛書版感悟> 第23章 曲則全,枉則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章 曲則全,枉則正。 (1 / 7)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引言:

在浩如煙海的中華經典中,《道德經》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而帛書版《道德經》的發現,更為我們深入理解這部經典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其中的第二十三章,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引領我們踏上一段啟迪心靈的思考之旅。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三章開篇,便以一種獨特的視角揭示了宇宙與人生的執行規律。它彷彿是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門,等待著我們去開啟,去探索其中隱藏的奧秘。

這一章中,老子以其簡潔而富有深意的文字,闡述了“希言自然”的觀點。這並非是簡單的言語表述,而是對自然之道的深刻洞察。它提醒著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要學會傾聽自然的聲音,順應自然的節奏,而非強行干預和違背。

當我們深入研讀這一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對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在急功近利、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急於表達、急於行動,卻忽略了自然的法則。而帛書版的這一章,恰如一聲警鐘,敲響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價值觀。

此外,第二十三章還強調了“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道理。這告訴我們,無論是人生中的輝煌還是困境,都如同自然界的風雨一般,是暫時的、變化的。它教導我們要有一顆平和的心,不被眼前的繁華或挫折所迷惑,以一種長遠的眼光看待人生的起伏。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引言,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了通向智慧寶庫的大門。它引領我們走進老子的思想世界,去感受那份超越時空的智慧和寧靜。透過對這一章的研讀,我們能夠汲取古人的智慧,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追求內心的和諧與安寧。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原文: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語哉,誠全歸之。

帛書版《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解讀:

在帛書版《道德經》的第二十三章中,老子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為我們揭示了一系列人生的哲理和處世的智慧。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這幾句開篇便道出了事物發展的辯證關係。

就拿歷史上著名的“臥薪嚐膽”的故事來說,越王勾踐在戰敗後,選擇了屈服和忍耐,以“曲”的姿態保全了自己和越國。他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最終實現了復國報仇的大業。這正是“曲則全”的生動體現。勾踐沒有在困境中頑固抵抗,而是懂得迂迴,最終達成了目標。

又如“窪則盈”,一個裝滿水的杯子,無法再容納更多的水,只有處於低窪狀態的容器,才有空間被填滿。在商業領域,許多創業者在初期往往保持謙虛和低調,虛心學習,像低窪的谷地一樣,不斷吸納知識和經驗,最終取得了成功。比如馬雲在創業初期,面對諸多困難和質疑,始終保持著虛心學習的態度,不斷完善自己的商業理念,最終讓阿里巴巴成為全球知名的企業。

“少則得,多則惑”這一觀點也發人深省。在現代社會,人們常常被物質慾望所迷惑,追求過多的東西,反而陷入了困惑和迷茫。比如,有些人不斷地購買各種物品,堆滿了房間,但內心卻依然空虛。而那些懂得精簡生活,專注於少數重要事物的人,往往能獲得更多的滿足和成就。比如日本的“斷舍離”理念,倡導人們捨棄不必要的物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東西,從而獲得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