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女生小說>重生岳飛之還我河山> 第六卷驅伊洛英雄顯身手 第四百二十章 金國的羞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卷驅伊洛英雄顯身手 第四百二十章 金國的羞辱 (1 / 2)

卻說張通古執金熙宗詔書入朝,來到朝堂之上後,張通古說道:“今日吾執吾朝陛下詔諭至此,當使江南之主跪接。”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一片譁然,金朝此舉,無疑是在一意求和的高宗皇帝和秦檜臉上響亮地給了一記耳光。按張通古所言,金國已然不再承認大宋為一國,而只稱江南,並且出使之舉,也非兩國通問,乃是金熙宗下達詔諭。而讓高宗皇帝跪接詔諭之事,更是觸及了朝臣的底線。

秦檜眼見朝中便要大亂,連忙說道:“和議一事,事關重大,待我朝天子與群臣計議後方可決斷,還請使者先行歇息。”

張通古聞言冷笑一聲道:“天子?好一個天子。”說罷拂袖而去。

張通古離開後,高宗皇帝自覺面上無光,於是宣佈退朝,獨留秦檜一人相議。高宗皇帝問道:“金使如此無禮,卻令朕十分為難,卿以為該當如何?”

秦檜連忙說道:“陛下乃至誠至孝之人,群臣不解聖義,以至於此。依臣之見,不若陛下暫且委曲求全,待得和議成時再作打算。”

高宗皇帝雖有意動,但思量再三後還是說道:“朕嗣守太祖、太宗基業,豈可受金人封冊。此事當暫緩。”

朝中訊息很快傳到各處,引得滿朝文武皆為不滿。先是張浚上奏道:“燕、雲之舉,其監不遠。蓋自宣和以來,挾詐反覆,傾我國家,非可結以恩信。借令彼中有故,上下分離,天屬盡歸,河南盡復,我必德其厚賜,謹守信誓,數年之後,人心益懈,士氣漸消。彼或內變既平,指瑕造釁,肆無厭之求,發難從之請,其將何詞以對?顧事理可憂,又有甚於此者。陛下積意兵政,將士漸孚,一旦北面事仇,聽其號令,小大將帥,孰不解體!陛下欲經理河南而有之,臣知其無與赴功而共守者也。”

隨後主管殿前司公事楊沂中、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解潛、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韓世良三人齊至都堂,責問秦檜道:“主上受金書欲行屈已之禮,萬一軍民洶洶,將若之何?”秦檜沉默不語。三人又退至御史臺對勾龍如淵說道:“今三大將在外,它日見責,以爾等為宿衛之臣,乃令上行此禮,不知何詞以對?”

勾龍如淵連忙說道:“諸公勿急,他日第令計議使取國書納入禁中,必不行其他禮數。”三人這才退去。

秘書省校書郎範如圭除與別人聯名上奏外,還單獨寫信給秦檜略道:“天下之痛,莫甚於不得其死,君親不得其死而不復讎,不討賊,雖得梓宮而葬之,於臣子之心,能安否乎?古之人有命將出師、誓滅鯨鯢,以迎梓宮者矣。雖其力小勢窮,不能有濟,而名正言順,亦可以無愧於天下後世,未聞發幣遣使,祈哀請命,以求梓宮於寇讎之手者也。”“聞其使稱詔諭,挾策命而來,要主上以下拜之禮,果有之乎?其無之也,果可從乎?其不可從也。反面事讎,匹夫猶不肯為,忍以堂堂之宋,君臣相率而拜不共戴天之人哉?”“相公若必欲拂天下之情,贊成主上受此屈辱,有如奸雄,因眾心之憤,擁數十萬之眾,仗大義以問相公之罪,則將何辭以對?相公嘗自謂我欲濟國事,死且不恤,寧避滂怨?相公之心則忠矣。使殺身而有益於君,志士仁人之所願為也。若犯眾怒陷吾君於不義,政恐不惟怨謗而已,將喪身及國,毒流天下,遺臭萬世。苟非至愚無知,自暴自棄,天奪其魄,心風發狂者,孰肯為此?”

而樞密院編修官胡銓更是直接上疏責問高宗皇帝道:“臣謹按王倫本一狎邪小人,市井無賴,頃緣宰相無識,遂舉以使敵。專務詐誕、欺罔天聽,驟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齒唾罵。今者無故誘致敵使,以詔諭江南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劉豫臣事金國,南面稱王,自以為子孫帝王萬世不拔之業,一旦金人改慮,捽而縛之,父子為虜。商鑑不遠,而倫又欲陛下效之。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