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突合速慘敗後,訊息傳到兀朮處,兀朮聞言大怒,盡起大軍,親率主力前往順昌,誓要一舉攻下順昌府,擒殺劉錡。
知道兀朮率主力前來,劉錡急召諸將議事,中間又有數將為金人兵勢所懾,進言道:“今已屢捷,宜乘此勢,具舟全軍而歸。”
劉錡聞言大怒,斥道:“朝廷養兵十五年,正為緩急之用,況已挫賊鋒,軍聲稍振,雖眾寡不侔,然有進無退。且敵營甚邇,而兀朮又來,吾軍一動,彼躡其後,則前功俱廢。使敵侵軼兩淮,震驚江、浙,則平生報國之志,反成誤國之罪。”
眾將聞言,盡皆感動思奮,說道:“惟太尉命!”
隨後劉錡又將部將曹成和李敏喚來,說道:“今日兀朮前來,大軍甚眾,不可力敵,當以智取。我今有一計,須得膽大心細之人前往,你二人可敢前去?”
二人答道:“願以死效太尉之恩。”
劉錡點頭,而後附耳交代其一番,命二人率五百騎前往迎敵。
曹成與李敏二人於半途與兀朮大軍相遇,一番假意作戰後,曹成與李敏佯裝落馬,失手被金兵所擒,其餘殘兵則逃回順昌。
兀朮聞聽拿了宋將,便命人將二人帶上帳來。
曹成與李敏一見兀朮,連忙叩首求饒,兀朮笑對左右言道:“宋將皆無膽耳。”隨後又問二人道:“你二人可知劉錡此人如何?”
曹成連忙說道:“劉錡乃太平邊帥子,喜聲伎,朝廷以兩國講好,使守東京圖逸樂耳。”
兀朮聞言大喜,笑道:“順昌易破耳。”隨後又對二人說道:“如今放你二人歸去,務要勸劉錡來降,到時必記你二人大功。”二人再次拜謝而退。臨出營之時,又仔細觀看了一番兀朮大營情形,這才回馬順昌。
入得城中後,二人面見劉錡,劉錡問道:“此行如何?可得計否?”
曹成答道:“末將以太尉所言說與那兀朮聽,其信以為真,並對左右言‘順昌易破矣’,而後又命末將二人來勸降太尉。”
劉錡聞言大笑道:“兀朮輕敵,此戰必敗!”而後又問道:“可曾觀得金軍軍勢如何?”
曹成正色答道:“金軍勢極大,依潁河北岸連線下寨,末將出營之時曾細細觀看,只見其人馬蔽野,駱駝牛馬紛雜其間,氈車、鵝車亦以百數。聽聞其攻城戰具皆得自於陳州,糧食軍械則是於蔡河。仔細遠眺,營寨數十里,難望盡頭。”
劉錡聞言沉默下來,吩咐二人出去歇息,自己則在房中苦思破敵之計。想到兀朮精明,若是仔細盤算後識破此計,豈不前功盡棄,還需要火上澆油一番方可。於是提筆寫成戰書一封,只待兀朮來時激其死戰。但想到兀朮軍勢頗大,若是硬拼,即使得勝,恐怕也損失非小,還當另行一計,以弱其兵。就在劉錡苦思冥想之時,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一事來。
卻說兀朮被曹成等人說動,以為順昌一戰可下,於是盡起大軍,齊至順昌城北潁河邊下寨,而自己則往城東完顏突合速大營。
一入大帳,兀朮便怒斥完顏突合速用兵不力,竟然取不下區區順昌,有辱金國之名。當其一通雷霆發完之後,完顏突合速說道:“南朝用兵,非昔之比,元帥臨城自見。”其餘金將亦附言完顏突合速。
兀朮正在疑惑之時,突然帳外親衛來報,說宋軍遣使來到,兀朮命人將來使帶入帳中。
劉錡所派使者乃是麾下將領耿訓,只見其手執一書來到兀朮近前,躬身一禮道:“太尉有書致都元帥駕前。”
兀朮命人將書呈上,展開後才知原來是戰書一封,兀朮看罷,一把將戰書撕得粉碎,而後罵道:“劉錡何敢與我戰,以吾力破爾城,直用靴尖趯倒耳。”
耿訓則笑道:“太尉非但請與太子戰,且謂太子必不敢濟河,願獻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