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源工廠廠長吳志明
馬步芳原在化隆當營長,我在化隆開鋪子,他經常來買東西,我們比較熟悉。1930年8月成立義源工廠時,馬步芳讓我當了廠長。
義源工廠開始還有商業性質,給別人做些活,以後隨著馬步芳部隊擴大,需要的東西多了,工廠人又少,就專門為部隊服務了。義源工廠開始時100多人,有24盤做衣服機子,到1938年我不幹時,人有200多,機器有30盤左右。我不幹以後,廠長由冶成榮接替,冶以後交給趙煥然,趙以後又交給馬俊壽,一直到新中國成立。
河西戰役被俘的女紅軍被馬步芳分配到義源工廠,最早是1936年11月來的,分幾批共有41人。她們吃住在工廠,住集體宿舍。因她們沒有被褥衣服鞋襪,來工廠後我們給發了被子(羊皮的),三人一床,每人發了鞋襪,衣服實在不行的也給發了衣服。她們到工廠後主要是納鞋底,納襯底,裝棉衣,鎖釦眼等。
這41人中,有三人經我同意找了物件,離開了工廠。一個姓王,叫王世蓮,找了義源工廠的一個鐵匠;一個姓什麼記不清了,找了該廠的石印學徒工,新中國成立前死了;還有一個姓陳,好像是個大學生,有二十二三歲。她曾要求我準她回湖北老家,看望老母親,說她母親80多歲了。我沒有同意,怕馬步芳追查。我給她出了個主意,說找個物件離開義源工廠我就不管了。她後來找了馬步芳的汽車司機袁師傅。我開始不敢同意,經請示馬步芳同意後,通知他們可以結婚。他們結婚時,因我和袁師傅熟悉,給姓陳的女紅軍送了一套衣服和一床被子。聽說他們結婚一個月左右就走了。
有一次,馬步芳通知我,叫剩下的38個女紅軍停止幹活,收拾一下到別的地方去。三四天以後馬有俠來領這38個女紅軍。一個月以後,有一天我見到馬有俠,問他把她們送到哪兒了。他說送到西安胡宗南長官公署,還說路上一人生病死了。
義源工廠廠長馬俊壽
1944年到1949年我在該廠任大隊長、廠長。該廠是以供應馬步芳各部隊被服鞍韉為主,兼制崑崙中學及各小學學生冬夏服裝的綜合性軍工廠。
廠長直接領導三個大隊,每大隊分三四個連,每連分三個排,每排三個班。各級均以大隊長、連長、排長相稱,都有軍銜。每大隊人數400 500不等,以軍事編組進行生產。
工人來源,以河西酒泉平民學校為基礎,各部14 15歲的不能當兵的小兵和藏民娃、哈薩娃等組成。與1937年被遣送的紅軍戰俘統統組成各種產品的手工生產徒工。
1944年到1949年,被俘紅軍剩有侯進忠、董朝興、馬友仁、曹喜武、劉秉貴、袁慶德、劉x。劉xx長期病休中,乘機逃跑了。被俘紅軍戰士分別編入軍鞋、皮革等生產工序。
陸軍醫院
陳世英
我在高臺被俘,同時押解西寧的女同志有杜桂英、王蘭英、李志真、馮有連、張文秀、張桂蘭、張茶清,還有三個不知姓名的男同志。當時年齡都很小,一般在12 17歲之間。最小的張文秀只有12歲,因在路上走不動被殺害在民樂縣的炒麵莊。
趙文秀在山丹被俘,同時押送西寧陸軍醫院的還有陳明傑、姚才昌、薛秀英三個女同志。
先後送到陸軍醫院的有好幾批女同志,大約40名。另外還有被俘紅軍醫生三名男同志,一個姓黃,一個姓趙,一個姓劉。這三個男同志分配在醫院做大夫,其他女同志分配做雜役,如倒屎尿,洗衣服,打掃衛生,護理傷病員等。我們40名左右的女同志編成三個班,由張福清、陳蘭英、陳學書任班長,陳明傑任看護長管理著。
我們白天要全力勞動,
稍有不對就挨耳光、腳踢和杖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