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8部分 (2 / 4)

以最快速度完成了逆向測繪,隨即瘋狂地進行了無數次試驗,很快就吃透了裡面蘊含的各項技術,隨即完成了對一個又一個部件的仿製工作。即使是實在無法完美仿製的,也找出了類似功能的代用品。此外,中央在山寨任務的標準上也調低了要求——史塔克工業集團能夠把方舟反應堆做到巴掌般小巧,中央組織的山寨科研攻關團隊則沒有如此誇張的要求,若是湊出了一臺類似於小轎車甚至大卡車那麼大體積的方舟反應堆,也就算是基本成功了。

但問題是,在一個最關鍵的環節上,中國的山寨科研攻關團隊卻遇到了無法克服的困難。

“……簡單來說,就是你們目前的研究工作遇到瓶頸,憑藉現有技術水平無法合成出託尼。史塔克的新型方舟反應堆之中,那種用來代替鈀板的,在原本的元素週期表上不存在的,據說是清潔無汙染的新元素,所以希望我們想辦法跟鋼鐵俠接觸一下,獲得使用鈀的老式方舟反應堆技術?”

王秋困惑地眨了眨眼睛,“……可是,為什麼需要的是使用鈀的老式方舟反應堆技術,而不是生產新元素的辦法?使用鈀的話不是有中毒的危險嗎?就像《鋼鐵俠2》電影裡那樣?”

“……唉,生產新元素的辦法,乃是如今史塔克工業集團的看家法寶、吃飯本錢,怎麼可能拿出來賣給外人?而且,跟現代核裂變反應堆裡的鈾和鈽相比,那點兒鈀算得了什麼呀?毒性還抵不上美國佬的一發貧鈾彈呢!事實上,除了託尼。史塔克之外,其他還有誰會那麼作死地把方舟反應堆放進身體裡?”

那位前來向王秋通報情況,眼圈嚴重浮腫的研究員,一臉有氣無力地嘆息著說道,“……但這種新元素到底該怎麼合成,我們可是連一點頭緒都沒有啊!此外我們也承擔不起大量生產新元素的可怕成本……”

※※※※※※※※※※※※※※※※※※※※※※※※

自從俄國的門捷列夫在十九世紀發現元素週期表以來,元素週期表之中當時還沒有發現的元素,後來陸續都被人們發現了。隨著第九十二號元素鈾的發現,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基本都已經被蒐集齊全。後來的科學家如果還想要有新的發現,就只能根據這個表的規律,“製造”出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新元素。

在元素週期表上,第九十二號元素鈾之後那些“居民”的特點,就是它們大都非常不穩定,大都是些很容易發生衰變的“居民”。它們在自然界並不存在,準確地說,是在地球上沒有發現它們,或者說它們佔在“房間”裡的時間非常非常短,有個別甚至是“一眨眼不到的功夫”就變成另一種元素而“溜”走了!

因此,從鈾之後的第93號到118號元素,除錼(Np)、鈽(Pu)和鉲(Cf)在地球上有極微量存在外,其它都是至今在地球上未能被發現的元素,只能透過人為創造條件來發現或者說製造它們。

那麼,人類要如何製造一種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元素呢?首先得精心選擇兩種元素,其原子數總和要和新元素的原子數相當。然後把它們放進粒子加速器。讓它們的原子核相互以一個非常高的速度加速撞擊。其中有些就被撞得粉碎了,但也會有些粒子會黏在一起,“合成”為一個新的核。這就是一個新元素的誕生。

以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GSI的合成112號元素(Cn)的實驗為例,科學家把原子序數為30的鋅原子設法變成離子,讓它們成束,然後把它們注入GSI的120米長的粒子加速器內,沿直線方向加速到差不多接近“1/10光速”的速度,直接撞擊在原子序數為82的鉛製成薄靶上。兩個原子高速碰撞的結果是多數都被粉碎了,但還有少量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原子,那就是原子序數為30+82=112的112號元素Cn。

依靠這種生產新元素的方法,科學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